前人对吐鲁番出土文献中的随葬衣物疏进行过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随葬衣物疏的数量、性质、分期及内容等方面。“萩头”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出现的时间为高昌郡至高昌王国前期,该时期为随葬衣物疏的第一阶段①,这一阶段是随葬衣物清单里最具写实的时期,基本为墓主生前所用之物,所以“萩头”可推断为墓主生前用过的穿戴品。另外,随葬衣物疏中的墓主身份可根据随葬物品以及衣物疏的出土地点等信息获取。“萩头”出现在韩渠妻的衣物疏里,从标题推断为“韩渠之妻”,且结合衣物疏中的其他随葬品实物,如结发(或为女性束发的幅巾,或为假髻),因此认为该墓主为女性,推断“萩头”可能为女性头部的装饰品。“萩头”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只出现1次,尽管是个例,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萩头”出自《韩渠妻随葬衣物疏》(63TAM1:11),其原文为“故紫结发故縺(练)萩头”,从内容来看,“萩头”前有一“练”字作修饰,可知其为“萩头”的材质,“练”指布绢,所以“萩头”初步可推断为布帛类的头部饰品。一、前人所考的“萩头”关于“萩头”的考释,研究学者甚少,目前所见的研究成果只有王启涛先生的《吐鲁番出土文献词典》和蒋礼鸿先生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词释》这两本著作有些许论述。蒋礼鸿从音韵学的角度对“萩头”作了解释,认为“萩头”为“幧头”,“萩”为“幧”的音近通假字;《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萩头”考文/陈怡丹(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本文由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交流融合视角下的《吐鲁番出土文书》随葬衣物疏复音词研究,项目编号:XSY202201035摘要:《吐鲁番出土文书》包含大量名物,其中既包括西域地区独有的风物,更有与中原地区交往交流的珍贵物产。这些名物生动地反映了异域文化,并为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了物质依据。吐鲁番出土文献涉及范围极广,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制度等方面,这些内容涵盖大量的名物词,尤以随葬衣物疏为盛。在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出现“萩头”一词,文章依据古墓情况断定其为女性头部装饰之物,并对照中原与西域的冠服文化,以及魏晋时期女子(包括西域)很少出现用巾束发的现象,推测“萩头”为女子的假髻。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萩头;幧头;考释他在文后再解释道,“幧头”又可写为“绡头”“帩头”与“陌头”。《广韵》下平声六豪韵:“幧:所以裹髻,七刀切,又七摇切”,而十八尤韵:“萩,萧似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