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至县鳜鱼产业发展情况介绍_张嘘云.pdf
下载文档

ID:2577686

大小:2.12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东至县 鳜鱼 产业 发展 情况 介绍 张嘘云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5-0068-03东至县鳜鱼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张嘘云(东至县农业农村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水产站,安徽东至247200)摘要文章通过介绍东至县鳜鱼产业发展情况及在养殖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剖析了该县鳜鱼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今后发展的方向,旨在为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做出相应的贡献。关键词鳜鱼;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S968.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5.025Mandarin Fish Indust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Dongzhi CountyZhang Xuyun(Dongzhi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Aquatic Station,Dongzhi 247200,Anhui,China)Abstract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fish industry in Dongzhi County and the main practices in the breeding process were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in the mandarin fish breeding industr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county were analyzed,so as to make correspo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Key words:mandarin fish,industry,development东至县鳜鱼产业发展始于2001年,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在产业规模、养殖水平、养殖效益等方面均取得较快的进步,鳜鱼产量、规模和养殖水平居于全省领先水平,成为该县渔业发展的一张名片和亮点。1鳜鱼产业发展情况1.1养殖规模及产量2021年全县鳜鱼养殖面积932.7 hm2,其中鳜鱼精养池塘面积 218.7 hm2,虾鳜混养养殖面积 209.3 hm2,饵料鱼配套504.7 hm2。鳜鱼养殖产量达 2 450 000 kg,产值 18 600104元。各类养殖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共115家参与了鳜鱼养殖,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渡口镇、胜利镇,只有少量分布在东流地区。1.2产业现状全县鳜鱼产业发展发源于大渡口镇,2001年初在升金湖围网养殖,2003年开展池塘养殖试验推广,2013年成立了东至县润友鳜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后,鳜鱼养殖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2.1苗种南方地区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拥有优质的苗种。该县鳜鱼苗种主要依靠外购,80%来源于广东,少量来源安徽、江西和江苏。苗种采购规格一般为1.55 cm,通过本地养殖户池塘标粗至810 cm后,再进行商品鱼生产养殖。2009年黄泥湖渔场先后开展过人工繁殖,后来中断;2021年大渡口润友合作社进行了少量繁殖,2022年东至县盈盛鱼苗家庭农场建设了鳜鱼苗种繁殖场,尝试开展鳜鱼繁殖生产。1.2.2技术合作鳜鱼产业发展主要是养殖户通过水产部门的技术指导,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总结发展的过程。2015年以前,鳜鱼病害相对较轻,后期由于流通速度加快等因素,鳜鱼苗种带毒情况加重,尤其是2018年以来,病害问题更加突出。为促进产业发展,该县同一些科研院所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合作交流。2016年该县与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开展技术合作,进行苗种病毒检测和生态调水、养殖病害生物防控等技术合作,聘请相关水产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工作,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高度关注鳜鱼良种技术引进工作,2019年引进广东珠江所“广清 1号”新品种试验。2020年与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所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全雌鳜鱼”进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1.2.3养殖主要模式目前全县鳜鱼养殖模式主要为3种。池塘主养模式:首先从鳜鱼的大规格苗种本地化培育入手,早春利用鲫鱼开展人工繁殖,为培育鳜鱼苗准备饵料鱼,取材方便又降低了成本,5月上旬本地“四大家鱼”繁殖开始时,培育饵料鱼,并开始引进1.52 cm的鳜鱼苗进行大规格苗种培育,经过2030 d,鳜鱼苗基本达到1012 cm,成活率50%80%,到6月中下旬转入成鱼养殖,成活率基本到达90%以上,大大提高了鳜鱼养殖的成功率。池塘主养模式投放量为810 cm苗种15 00045 000尾/hm2,配套饵料与鱼池塘比例为1 23.5。池塘每0.067 hm2配套增氧设备11.5 kW,高密度的苗种池塘中(2 000 尾/0.067 hm2)每 0.067 hm2还配备底增氧 0.3 kW,每0.067 hm2鳜鱼产量 5001 500 kg,利润达 7.510418104收稿日期2023-01-30作者简介张嘘云(1978),男,安徽人,水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技术推广。调查研究第5期(总第401期)68元/hm2(包括饵料鱼面积)。鳜鱼-小龙虾、虾稻轮作模式:第一年一季小龙虾一季鳜鱼,创造了“虾鳜混养”模式。“虾鳜混养”模式是该县养殖户在实践中的创新,即通过小龙虾专塘繁育,开春在饵料鱼池塘、鳜鱼主养塘分别投放虾苗,5月8 月捕捞小龙虾,每 0.067 hm2投放 1012 cm 鳜鱼苗种120200 尾,每 0.067 hm2鳜鱼产量 75120 kg,利润达 4.81049104元/hm2;第二年实行小龙虾水稻连作,形成大循环。饲料鳜鱼养殖。饲料鳜鱼养殖的条件:适宜且充足的水源,养殖用水水质符合NY-5361的要求。参考标准为pH值7.58.5,溶解氧5 mg/L,非离子氨0.02 mg/L,亚硝酸盐0.2 mg/L,总硬度50150 mg/L,总碱度60180 mg/L。养殖过程中首先调节好水质,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因鳜鱼属于底层鱼类,水质容易混浊,所以要经常净水,勤改底,保持水质清爽;勤补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补碳源。定期检测水质情况,保持水质的稳定,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换水,一次大概30 cm;进排水要分开,不能形成交叉污染,最好能做到底部排污。土塘养殖一般0.33 hm2较佳,最好不要超过0.53 hm2,塘深3 m,蓄水深22.5 m;饲料鳜鱼单位面积投资比常规养殖品种大,选址一定要在养殖安全区域,地势低洼、洪水易淹的地点建议不要养殖饲料鳜鱼。表1饲料鳜鱼与活饵鳜鱼养殖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feed mandarin fish and live bait mandarin fish culture项目成本降低放养密度鱼塘使用面积比例病害防治塘口污染疾病治疗饲料鳜鱼鱼苗成本2.5元+饲料成本4元+其他成本0.51元=1415元/kg鱼3 0005 000尾/0.067 hm21饲料方便拌药内服,对鱼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不存在因气温造成饵料短缺的问题饲料利用率高,安徽杰大鳜鱼饲料饵料系数1.01.2,排泄物少、无污染、少污染面积小,用药少,成本低,换水快,易治疗活饵鳜鱼成本12.515元/kg600800尾/0.067 hm24不便拌药预防和治疗鱼病,容易通过饵料鱼带来病毒饵料鱼利用率低,80%的饵料鱼残渣通过粪便或死鱼的形式残留在塘口,污染水体面积大,用药量大,斤鱼成本高,换水不方便,不易治疗2021年安徽杰大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饲料鳜鱼养殖试验,试验结果实现了单产1 000 kg,平均利润达2.6104元/0.067 hm2;2021年4户开始中试,存塘饲料鳜鱼7104尾,长势良好,表明饲料鳜鱼是一场鳜鱼养殖新的革命。1.3产业结构(1)一产:全县现有各类鳜鱼养殖主体115家,其中鳜鱼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28家,其中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8 家,养殖面积 932.7 hm2,其中鳜鱼精养池塘面积218.7 hm2,虾鳜混养养殖面积 209.3 hm2,饵料鱼配套面积504.7 hm2。全年产量 2 450 000 kg,2021年鳜鱼产值 18 600104元。(2)二产:包括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鳜鱼加工:2021年新建池州市池一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可实现年加工100104kg鳜鱼的加工厂已经投产,2021年10月投产,当年生产加工鳜鱼15104kg,产值1 500104元。饲料加工:安徽杰大饲料公司主要从事饲料鳜鱼加工生产,安徽海大饲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产饲料生产。三产及品牌建设。目前鳜鱼品牌有 3个,分别是池一鱼、升金、徽绿。随着鳜鱼产业发展,从事鳜鱼交易的从业人员有80余人,相关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开展。2主要做法2.1坚持走合作社组织发展之路2013年成立了东至县润友鳜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员52人,以合作社为核心开展了苗种培育、采购、饵料鱼供应、技术服务示范等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和服务引导,有效地推动了产业发展。2.2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鳜鱼养殖对技术含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存在风险大、管理难的问题。县水产部门始终关注各环节的技术服务,坚持到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年针对不同季节的易发生的问题进行跟踪指导,提前预防。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鳜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标粗技术、生物病害防控技术支持和培训工作,其中“全雌鳜鱼”养殖试验等一批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良好印证。2.3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该县 2001年开始探索鳜鱼养殖,始终坚持示范与创新,期间虽然有过失败的教训,但更多是成功的喜悦。县水产部门组织开展了多期技术培训,县、镇两级的技术人员坚持下塘口解决问题与养殖户共同研究方案,通过每年组织养殖户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选派年轻人到先进地区学习实践,并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等方式,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养殖技术水平,为鳜鱼的养殖发展积累了经验。2.4不断坚持创新发展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部分水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鳜鱼养殖立于不败之地。在鳜鱼养殖过程中,从鳜鱼的大规模鱼种本地化培育、到虾鳜混养、再到鳜鱼病害的综合防控,不断创新。2014年,该县开始了反季节鳜鱼养殖的试验,从江苏扬州引进800104尾赤眼鳟作为鳜鱼饵料鱼,解决了鲮鱼不能越冬的难题,为反季节鳜鱼养殖提供了饵料鱼保障,试验取得了成功。在鳜鱼养殖过程中,该县坚持走科技支撑的发展之路,先后承担了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地区鳜鱼高效生态健康养殖示范项目 池塘虾鳜混养技术试验项目 等,获得了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凌友平同志荣获2015年中华神内基金推广先进个人称号。2.5开展了鳜鱼养殖的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采取池塘底质改良、鳜鱼定期查虫、饵料鱼消毒杀虫、生物制剂调水稳水等综合防控技术,有效地预防了鳜鱼的病害,尤其是控制了鳜鱼虹彩病毒病的发生,形成了良好的鳜鱼养殖技术规范。调查研究农业技术与装备第5期(总第401期)692.6加快鳜鱼加工业发展2021年引进池一鱼公司,实现鳜鱼加工业的突破,有效地延长了鳜鱼产业链。3存在的问题3.1苗种问题鳜鱼养殖苗种是关键,尤其是携带虹彩病毒的苗种,养殖过程中极易发病,死亡率极高,在苗期养殖过程中对一些药物的使用也十分敏感。目前养殖的苗种渠道复杂,主要来源广东、江苏和本地,由于检验检疫把关不严,给养殖生产带来极大风险。3.2技术服务管理问题由于鳜鱼主要是以活饵料鱼为食,因此养殖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与其他养殖品种相比,一旦发病很难治疗。一些养殖户由于缺乏养殖知识,平时管理预防工作不到位,在鱼发病时盲目用药,致使养殖失败。鱼药市场混乱和从业者不专业也是导致养殖失败的根源。3.3养殖功能不配套的问题,专业化程度不高鳜鱼养殖需要养殖户进行良好的分工,发达地区鳜鱼养殖在鳜鱼苗种配套、饵料鱼生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