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pdf
下载文档

ID:2577459

大小:7.34MB

页数:7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管道 饮水 系统 技术规程 CJJ110 2006
U D C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PT echnical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specificationofpiP esystemforfinedrinkingW ater2 0 0 6一0 3一1 6发布2 0 0 6一0 8一0 1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O fpipesystemforfinedrin址ngwaterC J J1 1 0一2 0 0 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新华书 店经销北京密云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开本:85 0 x1 1 6 8毫米1 咒印张:2万字数:6 5千字2 0 0 6年4月第一版2 0 0 6年4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一1 0 0 0 0册定价:1 3.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1 1 9 9 4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刀。n网上书店:http:/?.china一building。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 1 7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 J J11 0一200 6,自200 6年8月1日起实施。其 中,第3.0.1、5.0.1、8.0.1、8.0.3、1 0.4.2、n.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 0 0 6年3月1 6日前一1-?功根据建设部建标 2 0 0 31 0 4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深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 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水质、水量和水压;4水处理;5系统设计;6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7净水机房;8水质检验;9控制系统;1 0施工安装;n工程验收;1 2运行维护和管理。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 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 9号,1 0 0 0 4 4)深圳市水务集团深水海纳水务有限公司上海管道纯净水股份有限公司参 编 单 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诺誉化工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宁波市 自来水总公司晶泰优质饮用水有限公司多元电气集团水环保技术产业(中国)有限公司江苏金羊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益民饮用水技术有限公司常州河海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东莞新纪元微滤设备有限公司4北京嘉润恒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爱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卡莱拇不锈钢直饮水管道有限公司北京恒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新超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士净水管道制造有限公司广州赛能管道直饮水有限公司北京首润水务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铿赵世明傅文华杨澎赵听朱跃云李海波曲祥瑞丁新建蒋燕蕾陈建平王占生孙巍鄂学礼刘大伟李敬杜国明唐业梅费杰李素芹巫伟黄水木杨家华孙沛谢鹏陆跃明马立峰罗敏李经宇陈雷王永生邱强蒋建明刘伟樊锦文目次1总则 12术语、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水质、水量和水压 54水处理 65系统设计 86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 1 07净水机房 1 48水质检验 1 69控制系统 1 81 0施工安装 1 91 0.1一般规定”1 91 0.2管道敷设 2 01 0.3设备安装 ,2 11 0.4施工安全 ,2 2n工程验收,2 3n.1管道试压 2 3n.2清洗和消毒 2 3n.3验收,2 41 2运行维护和管理 ,2 61 2.1一般规定 2 61 2.2室外管网和设施维护 2 61 23室内管道维护 2 771 2.4运行管理 一2 7本规程用词说明 ,.2 8条文说明 2 91总则1.0.1为确保管道直饮水的供水水质、水量和水压,并使系统卫生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的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管理。1.0.3管道直饮水系统采用的管材、管件、设备、辅助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卫生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 B/T1 7 2 1 9的规定。1.0.4管道直饮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语2.1.1管道直饮水系统pipesystemforfinedrinkingwater原水经过深度净化处理达到标准后,通过管道供给人们直接饮用的供水系统。2.1.2原水rawwater未经深度净化处理的生活饮用水或任何与生活饮用水水质相近的水。2.1.3产品水productwater原水经深度净化、消毒等集 中处理后供给用户的直接饮用水。2.14瞬时高峰用水量(或流量)instantaneouspeakflowrate在用水量最集中的某一时段内规定的时间间隔中的平均流量。2.1.5水嘴使用概率tabuseprobability在用水高峰时段,水嘴相邻两次用水期间,从第一次放水到第二次开始放水的时间间隔内放水时间所占的比率。2.1.6循环水量circulatingflow循环系统中周而复始流动着的水量。其值根据系统工作制度与循环时间要求确定。2.1.7深度净化处理advancedwatertreatment对原水进行的进一步处理过程。能去除有机污染物(包括“三致”物质和消毒副产物)、重金属、细菌、病毒、其他病原微生物和病原原虫。2.1.8K D F处理kineticdegradationfluxionprocess2高纯度铜、锌合金滤料,与水接触后通过电化学氧化一还原反应,能有效地减少或去除水中的氯和重金属,并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1.9膜污染密度指标(S D I)siltdensityindex用来表示进水中悬浮物、胶体物质的浓度和过滤特性的数值。2.2符号2.2.1流量q水泵设计流量;q系统最高日直饮水量;Q j净水设备产水量;口d最高日直饮水定额;q。水嘴额定流量;qs瞬时高峰用水量;qx循环流量。2.2.2水压、水头损失艺h最不利水嘴到净水箱(槽)的管路总水头损失;h。最低工作压力;H b水泵设计扬程。2.2.3几何特征V一一闭式循环回路上供回水系统的总容积;V j净水箱(槽)有效容积;V y原水调节水箱(槽)容积;Z最不利水嘴与净水箱(槽)最低水位的几何高差。2.2.4计算系数k中间变量;kj容积经验系数;m瞬时高峰用水时水嘴使用数量;N一系统服务的人数;n水嘴数量;ne水嘴折算数量;p水嘴使用概率;P e新的计算概率值;尸n不多于m个水嘴同时用水的概率;T l循环时间;爪最高日设计净水设备累计工作时间;a经验系数。3水质、水量和水压3.0.1管道直饮水系统用户端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口9 4的规定。3.0.2最高日直饮水定额可按表3.0.2采用。表3.0.2最高日直饮水定额用水场所单位最高日直饮水定额住宅楼L/(人日)2?2.5办公楼L/(人。班)l?2教学楼L/(人日)1?2旅馆L/(床日)2?33。0。33.0.4此定额仅为饮用水量;经济发达地 区的居 民住宅楼可提高至4一S L/(人”日);最高日直饮水定额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直饮水专用水嘴额定流量宜为0.0 4一0.O 6 L/s。直饮水专用水嘴最低工作压力不宜小于0.0 3 M P a。4水处理4.0.1管道直饮水系统应对原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4.0.2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依据原水水质,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处理后的出水应达到水质指标。4.0.3水处理 工艺流程应合理、优化,满足布置紧凑、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等要求。4.0.4深度净化处理宜采用膜处理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应根据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和原水水质进行选择。4.0.5根据不同的膜处理应相应配套预处理、后处理和膜的清洗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处理 可采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钠离子交换器、K D F处理、膜过滤或化学处理。2后处理可采用膜处理后的消毒灭菌或水质调整处理。3膜的清洗可采用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可根据不同的膜形式及膜污染类型进行系统配套设计。4.0.6预处理、膜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的选用和组合及出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 J 9 4 的规定。4.0.7水处理消毒灭菌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选 用 紫 外 线 消 毒 时,紫 外 线 有 效 剂 量 不 应 低于4 0 mJ/c时,紫外线消毒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 B/T1 9 83 7的规定;2采用臭 氧消毒 时,产 品水 中臭 氧残 留浓度不应小于0.0lmg/L;3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产品水中二氧化氯残留浓度不应6小于0.0 1 mg/L;4采 用 氯 消 毒 时,产 品 水 中 氯 残 留 浓 度不应 小于0.01mg/L;5根据季节变化消毒方法可组合使用;6消毒灭菌设备应安全可靠,投加量精准,并应有报警功育 匕。4.0.8深度净化处理系统排出的浓水应回收利用。5系 统 设 计5.0.1管道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5.0.2管道直饮水系统中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供回水管网的型式应根据居住小区总体规划和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以及系统维护管理和安全运行等条件确定。5.0.3管道直饮水系统宜采用下列方式:1调速泵供水系统;2处理设备置于屋顶的水箱重力式供水系统。5.0.4净水机房宜靠近集中用水点,可设在建筑物内,亦可单独设置。5.0.5高层建筑管道直饮水供水应竖向分区,分区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 各 分区最 低 饮 水 嘴 处 的 静 水压力 不 宜 大于0.35M P a;2办公 楼 各分区最 低 饮 水 嘴 处 的静 水 压 力不宜 大 于0.4 O M P a;3各分区最不利饮水嘴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的要求。5.0.6居住小区集中供水系统可在净水机房内设分区供水泵或设不同性质建筑物的供水泵,或在建筑物内设减压阀竖向分区供水。5.0.7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应设循环管道,供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5.0.8建筑物内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管连接至同一循环回水干管时,高区回水管上应设置减压稳压阀,并应保证系统循环。5.0.9直饮水在供配水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 2 h。5.0.1 0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端和下端应设阀门,供水管网应设检修阀门。在管网最低端应设排水阀,管道最高处应设排气阀。排气阀处应有滤菌、防尘装置。排水阀设置处不得有死水存留现象,排水口应有防污染措施。5.0.n管道直饮水系统回水宜回流至净水箱或原水水箱。回流到净水箱时,应加强消毒。采用供水泵兼做循环泵使用的系统时,循环回水管上应设置循环 回水流量控制阀。5.0.1 2居住小区集中供水系统中每幢建筑的循环回水管接至室外回水管之前宜采用安装流量平衡阀等措施。5.0.1 3各用户从立管上接出的支管不宜大于3 m。5.0.1 4管道不应靠近热源。室内明装管道应做隔热保温处理。5.0.1 5管道设计、管材选用应符合相应的现行 国家标准的规定。5.0.1 6管材、管件和计量水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材应选用不锈钢管、铜管或其他符合食品级要求的优质给水塑料管和优质钢塑复合管;2室内分户计量水表应采用直饮水水表;3应采用直饮水专用水嘴;4系统中宜采用与管道同种材质的管件及附配件。6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6。0。1(6.0.1)式中6。0。2(6.0.2)式中6。0。3系统最高日直饮水量应按下式计算:Q d二峋dq系统最高日直饮水量(L/d);N一系统服务的人数;qd最高日直饮水定额 L/(d人)。瞬时高峰用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