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pdf
下载文档

ID:2577290

大小:8.34MB

页数:8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施工 验收 规范 GBJ97 87
U D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 J9 7一87水泥 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 收规范1 9 87,一0 2一0 9发布1 9 87一1 0一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 B J9 7一87主编部门:中 华 人民共和 国交通部批 准部门: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 日期:1987年1 0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 0 0 0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 B J9 7一8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梅地北里甲1 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 0 0 0 3 8电话:6 3 9 0 6 4 3 36 3 9 0 6 3 81)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 0 x11 6 8毫米l/3 22.7 5印张6 9千字2 0 0 0年8月第1版2 0 1 0年5月第巧次印刷印数1 0 6 2 0 1一1 1 2 2 0 0册统一书号:1 5 80 0 5 84 3 6定价:1 4.0 0元关于发布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计标 1 9 872 2 6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 4 6号文的通知,由交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 B J9 7一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本标准由交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浙江省交通厅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七年二月九日编 制 说 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5 4 6号文通知,由浙江省交通厅负责主编,并会同广东省交通厅等十四个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 程中,进行了 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建国以来修筑水泥混凝土路 面的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并广泛征求全 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六章十一节和八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施工准备,基 层与垫层,水泥混凝土板施工,水泥混凝土路 面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安全生产等。本规范是首次编制,请各单位在执行过 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浙江省交通厅(杭州梅花碑),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 9 87年2月目录主要符号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施工准备 (2)第三章基层与垫层 (3)第四章水泥混凝土板施工 ,(5)第一节材料 ,(5)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 ,(8)第三节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和运输 (1 0)第四节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 ,(1 1)第五节钢筋 设 置 (1 3)第六节接缝 施工 ,(1 4)第七节混凝土板养护 (1 7)第八节冬季施工和夏季施工 (1 8)第九节旧混凝土板加厚 (2 0)第五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 (2 1)第一节质 量 检 查 (2 1)第二节竣工验 收 (2 3)第六章安 全生产 ,(2 8)附录一混凝土配合比算例 (2 9)附录二混凝土板真空 吸水工艺 ,(3 2)附录三混凝土板切缝机具及施工工艺 (3 3)附录四混凝土板接缝填缝料 (3 4)附录五混凝土板塑料薄膜养护工艺 (3 6)附录六混凝土抗压、抗折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3 8)附录七计量单位的换算附录八本规范用词说明附 加 说 明 附:条文说明(4 4)(4 6)(4 7)(4 9)主要符 号氏混凝土计算抗折强度(M P a);,。混凝土圆柱劈裂强度(M P a);ab混凝土小梁抗折强度(M P a);C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M P a);C水泥标号抗压强度(M P a);C忿水泥实际抗压强度(M P a);K。水泥标号富余系数;备一混凝土灰水比,C,混凝土试配强度;,混凝土强度均方差;E,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 P a);E s基层顶面计算回弹模量(M P a);E。土基的回弹模量(M P a);z。黄河 J N一1 5 0汽车测得的计算回弹弯沉值(mm);尸试件破坏最大荷载(N);A试件受压面积(cmZ)。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道)面(以下简称混凝土路 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以促进交通建设和运输的发展,特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和 民航机场道面等就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验收。注:民航机场道面指跑道、停机坪、滑行道。第1.0.3条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文件、施工条件及水文、地质、气象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第1.0.4条混凝土路面 原材料的选 用,应贯彻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第1.0.5条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采用机械操作,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第1.0.6条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施工准 备第2.0.1条施 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及 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第2.0.2条施工前应解决水电供应,交通道路,搅拌和堆料场地,办公生活用房、工棚仓库和消防等设施。第2.0.3条有碍施工的建筑物、灌溉渠道和地下管线等,均应在施工前拆迁完毕。第2.0.4条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路面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分析,并应提供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数据。第2,0.5条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据以定出路面中心、路面宽度和纵横高程等样桩。控制桩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三章基层与垫层第3.0.1条混凝土路面的路基,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路基的高度、宽度、纵横坡度和边坡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二、路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三、路基应坚实、稳定,压实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四、对现有路基加宽,应使新旧路基结合良好,压实度应符合要求。第3.0.2条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宜采用板体性好、强度高的石灰稳定土、工业废渣类、级配碎(砾)石掺灰和水泥稳定砂砾(包括砾 石土)等半刚性基层,及泥灰结碎(砾)石基 层。第3.0.3条混凝土路面基层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基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石灰稳定土基层,应做到 土块粉碎,石灰合格,配料准确,拌和均匀,控制最佳含水量,碾 压密实。石灰含量宜占土的8一1 2。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C(摄氏度)时,应停止施工,并应在冻结前达到规定强度,石灰稳定土基层不宜在雨天施工;二、对煤渣、粉煤灰、冶金矿渣等工业废渣类基层,应按其化学成份和颗粒组成,掺入一定数量石灰土或石渣组成混合料,加水拌和压实,洒水养护。当 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应施工,并应在冻结前达 到规定强度;三、泥灰结碎(砾)石基 层,应严格控制泥灰的含量。泥灰的总含量不宜大于总混合料的2 0%,石灰含量宜占土的8一1 2%,土的塑性指数宜为1 0一1 4。施工可采用灌浆法或拌和法,采用拌和法时,应先拌匀灰土;注:土的塑性指数,为采用 7 6 9平衡锥标准测定液限。如采用 1 0 0 9平衡锥,土的塑3性指数宜为1 5?2 2。四、级配碎(砾)石掺石灰基层的碎(砾)石颗粒应符合级配要求。细料含量宜为2 0一3 0%,石灰含量宜占细料的8一1 2%;五、水泥稳定砂砾(包括砾 石土)基 层的砂砾应有一定的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scm,水泥含量不宜超过混合料总重的6%,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第3,0.4条基层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控制行车,不使出现车槽。如有损坏应在浇筑混凝土板前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对加宽的基 层,新旧部分的强度应一致。第3.0.5条设置垫层时,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宜选用当地的砂砾或炉渣等材料;二、垫层施工前,应处理好路基病害,并完成排水设施;三、垫层铺筑应碾压密实、均匀;四、冰冻地区采用灰土垫层时,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应施工,并应在冰冻前达到规定强度。第3.0.6条混凝土 路 面 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完成路肩、排水及 人行道等工程。第四章水泥混凝土板施工第一节材料第4.1.1条用于混凝土板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二、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 2 5号。当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矿渣水泥,其标号不应低于4 2 5号,并应严格控制用水量,适应延长搅拌时间,加强养护工作;亦可采用3 2 5号普通水泥,但应采取掺外加剂、干硬性混凝土或真空吸水等措施;三、民航机场道 面和高速公路,必须采用标号不低于4 2 5号的硅酸盐水泥;四、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 及化验单。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五、不同标号、厂牌、品种、出厂 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严禁混合使用。出厂期超过三个 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试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第4.1.2条混凝土板用的砂,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粗、中砂;二、当无法取得粗、中砂时,经配合比试验可行,可采用泥土杂物含量小于3的细砂;三、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5砂的技术要求表4.1.2项目技术要求颗粒级配筛孔尺寸(mm)方孔圆孔0.1 60.31 50.6 31.2 52.5 05,0累计筛余量(%)I区l区l区1 0 0?9 01 0 0?9 01 0 0?9 09 5?809 2?7 085?5 585?7 17 0?4 14 0?1 66 5?3 55 0?1 02 5?1 03 5?52 5?01 5?01 0?01 0?01 0?0泥土杂物含量(冲洗法)(%)镇3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折算为 5 0 3)(%)镇1有机物质含量(比色法)颜色不应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其他杂物不得混有石灰、煤渣、草根等其他杂物注:I区砂基本属于粗砂。l区砂属于中砂和一部份偏粗的细砂,颗粒适 中,级配最好。l区砂属细砂和一部分偏细的中砂。有机物质含量标准溶液 的配制方法:取 2 9蹂酸粉溶解于9 8ml的1 0环酒精溶液 中即得所需的蹂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2.sml注入9 7.5 ml。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2 4 h即得标准溶液。第4.1.3条混凝土板用的碎(砾)石,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碎(砾)石应质地坚硬,并应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 O mm;二、碎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3一1的规定;三、砾 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3一2的规定。第4.1.4条用于抗冻性混凝土的碎(砾)石,应进行冻融和坚 固性 试验。注:一月份平均温度不低于一1 0 C的地 区,不考虑石料的抗冻性。第4.1.5条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应经过化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硫酸盐含量(按5 0,计)不得超过2 7 0 0 mg/L;6求后方可使用。掺用的外加剂,可按下列规定选用。一、为减少 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改善和易性,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可掺入减水剂;二、夏季施工或需要延长作业时间时,可掺入缓凝剂;三、冬季施工为提高早期强度或为缩短养护时间,可掺入早强剂;四、严寒地 区为抗冻,可掺入引气剂。第4.1.7条混凝土板用的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二、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第4.2.1条混凝土 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在冰冻地区还应符合抗冻性的要求。第4.2.2条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六的规定。第4.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