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与利用·DOI:10.13719/j.cnki.1009-6825.2023.15.003徽州明清祠堂建筑木雕装饰纹样特征及保护探究★收稿日期:2023-02-01★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20jyxm1778);黄山学院徽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教研专项重点项目(2020HWJY02);黄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0375047)作者简介:张楚(2000-),女,在读本科生,城乡规划专业;郑藤(1992-),男,讲师,从事艺术学研究*通信作者:毕忠松(1982-),男,博士,讲师,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张楚1,2,郑藤1,2,邹婉1,2,张丽凡1,2,周洋1,2,毕忠松1,2,3*(1.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黄山245041;2.安徽省徽派建筑保护传承研究院,安徽黄山245041;3.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纵观徽州地区,传统的古民居、古戏台、古祠堂、古寺庙等建筑中,木雕皆有其不同程度的运用。徽州祠堂属徽州三绝之一,徽州地区现存许多保存完好的祠堂,丰富多样的祠堂木雕,为研究徽州祠堂木雕雕刻纹样提供了丰富的条件资源,通过对徽州明清祠堂木雕的研究调查,探究徽州明清祠堂建筑木雕装饰纹样特征,从中分析明清时期木雕特色历史文化,辨析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徽州祠堂木雕装饰纹样特征及营造技艺的发展与变化特征,为徽州明清祠堂建筑木雕装饰研究与保护作出有益探讨。关键词:古徽州;明清祠堂;木雕装饰;保护利用中图分类号:TU-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825(2023)15-0011-030引言徽州地域,明清时期,祠堂的建造数量、建筑规模和其精美程度为最,祠堂是徽州地域宗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当地居民精神文化寄托之处,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个或者是几个祠堂。徽州三雕享誉中外,和其他徽派建筑例如古民居、古寺庙、古戏台等一样,古祠堂以木结构为主,加以砖石构成完整的建筑框架结构。区分祠堂的规模等级以及其建造时期的因素之一,即观察其中三雕的运用,祠堂的规模等级越高,雕刻的精美程度相对也就更高,并以木雕居多。本文研究徽州明清木雕装饰纹样特征,从祠堂木雕研究入手,探究其特色。1徽州明清祠堂建筑1.1徽州明清祠堂1.1.1祠堂在徽州的地位古祠堂是徽州家族、姓氏地位的代表,分布在古徽州地区大部分村落中。祠堂作为徽州人祭祀先祖、传承家族的重要建筑,是崇高、庄严的象征。结合徽州地区徽派建筑,对称结构,庄严严谨。古徽州人每逢重大节日在祠堂祭拜先祖或是族中发生重要事务如家族子弟科考中举、婚礼等皆需在祠堂焚香祭拜,昭告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