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Science4百科知识2023.07B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送入太空。3位航天员将与神舟十五号的3位同事完成又一次太空会师,并在空间站驻留5个月。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航天员类型。其中老将景海鹏四度“飞天”,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和载荷专家桂海潮首次“飞天”。很多人发现载荷专家桂海潮居然戴着眼镜,不禁感到好奇:戴眼镜也可以“飞天”吗?在太空中戴眼镜会有何不同的感受?神舟十六号:戴眼镜也能上太空□朱梅我国首位戴眼镜的载荷专家航天员分三类,分别是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什么是载荷专家呢?载荷专家是到太空去进行各项专门科学实验和探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担负航天实验的专家。简单来说,载荷专家就是参与空间实验操作的航天员。载荷专家不要求有飞行员背景,但须在科学、医学、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主要负责相关实验载荷的操作。载荷专家大多都是科学家,Science科技5百科知识2023.07B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职业,完成太空任务后一般都会返回自己原来的岗位。在这3类航天员中,航天驾驶员对视力要求是最高的,不允许近视;航天飞行工程师负责航天器维修保养、空间站建设和维护、舱外活动等,对视力要求也很高,也不允许近视;由于载荷专家不参与载人飞船的驾驶、不用出舱参与维修任务,只在空间站中做科学实验,所以对视力的要求低一些,低度近视可以被接受。今年36岁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经过层层选拔,桂海潮从众多报名参选的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的4名载荷专家之一。作为第一位走进中国空间站的载荷专家,桂海潮主要负责航天器内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飞行员为何对视力要求高飞行员对视力要求高,这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之一。首先,飞行员需要有好的远视力和近视力。远视力能够帮助飞行员看清远处的目标,如其他飞行器、山脉、建筑物等,而近视力则能够帮助飞行员看清近处的仪表和控制面板。如果飞行员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不够好,可能会导致误判飞行参数和目标,从而危及飞行安全。其次,飞行员需要有良好的颜色识别能力。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需要识别和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