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察·99·2023年/第28期/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父子关系构建研究——以《人世间》为例◎王棕俨康泽宇朱子怡(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330063)一、引言近些年来,不少影视作品将父子关系的探讨纳入电影之中,譬如在《觉醒年代》中描绘了陈独秀父子一波三折的父子关系;在《我和我的父辈》中,叙述了四对父子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关系变迁;以及在《人世间》中,通过周家父子之间相处的矛盾与和解,塑造出了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而这些影视剧中所展现的中国式父子关系无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而在2022年爆火的电视剧《人世间》中,记录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平凡人物的内心情感,唤醒了一代人的时代记忆,一经播出便引发了许多观众的激烈讨论,剧中所展现的父子关系更是很多中国家庭父子相处模式的缩影。因此,本文截取该剧中几处父亲周志刚与小儿子周秉昆两人之间相处的片段,根据张德禄所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出发,解构其中的父子关系,并探索改善中国式父子关系的相关方向。二、理论基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之上,尝试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到图像、音乐、语言、手势等其他符号资源上,这给影视作品的研究提供了一套用于同时分析电影图像、音乐和文字的新模态。(李妙晴,2008)张德禄(2009)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它主要由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四部分构成。文化层面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和体裁结构潜势为多模态交际提供了必要的分析土壤;语境层面中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也极大影响着多模态交际;内容层面包含形式层面则是【摘要】《人世间》这部影视作品对家庭伦理关系之一——父子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现。本文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进行分析这部作品,力求多角度、多层面、深层次地研究作品所构建的“中国式”父子关系,旨为改善父子关系的渠道做出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人世间》;父子关系【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8-0099-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8.031不同模态相互配合分析的重要因素;表达层面中的语言、非语言则是在物质世界中,话语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形式。该框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仅包含了多模态话语的媒体系统,囊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