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一体化视域下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研究訾培玉(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共同债务认定在夫妻债务纠纷处理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但现有研究暴露出程序和实体衔接不足的缺陷,从民事一体化视角研究殊为必要。在系统解读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的基础上,透过案件上诉率和再审率以及个案说理情况可以发现,《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存在价值失衡、标准模糊和证明规则适用机械等问题。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既能助力夫妻债务纠纷妥善处理,又能有效回应“总结实践经验”的立法期许,推动夫妻债务诉讼规则摆脱“极端化”立法的窠臼,逐步实现多重价值均衡。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证明责任;法律推定中图分类号:D9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75(2023)04-0145-12一、问题的提出夫妻债务纠纷处理,主要涉及债务性质认定、清偿和执行等内容,直接影响债务人和债权人利益,间接影响婚姻家庭稳定和市场交易安全[1]。一旦认定成立共同债务,夫妻便应对其承担共同清偿责任,执行程序中应将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作为执行标的。由此可知,共同债务认定在夫妻债务纠纷处理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但是,对于处在家庭法、财产法和诉讼法三重作用下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相较于实体层面丰硕的研究成果,程序问题却长期被搁置[2],实体和程序衔接问题更是因缺乏必要关照悬而未决。比如,有研究者提出,为降低“个债推定”施加给债权人的严苛证明负担,应当扩张解释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所需的“共债共签”等法定要件[3];但有研究者对此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4];还有研究者认为,应当将具体判断标准交由法官结合个案因素综合考量[5]。莫衷一是的学理观点难免让人无所适从,反映到诉讼中即表现为当事人证明对象和法官认定事实范围的差异。此外,证明责任作为连接实体和程序问题的纽带,是实体法和程序法最紧密的结合点[6]。关于夫妻一方举债用途要件事实的举证证明责任,不仅存在明显学理分歧,而且暴露出适用泛化等问题[7]。这既与加强实体和程序协同研究的共识背道而驰,也无助于通过打破法学内部学科壁垒推动实践问题解决[8]。因此,从民事一体化视角研究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及与之直接相关的证明责任等问题殊为必要①。54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总第198期)∗∗①∗收稿日期:2023-02-08基金项目:本文是2022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