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第32卷第12期Vol.32,No.12,June20,2023ChinaPharmaceuticals中图分类号:R932;R2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4931(2023)12-0125-04doi:10.3969/j.issn.1006-4931.2023.12.031清感九味丸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由草乌(制)、诃子、土木香、漏芦花、多叶棘豆、胡黄连、没药、拳参、北沙参等9味药组方。该方具有消粘、止咳、解热等功效,主要用于瘟疫热症、感冒、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的治疗[1]。现根据蒙医药本草古籍文献记载、现代文献规范标准及临床实际用药特点,梳理清感九味丸的变迁,对该方的名称、方源进行本草考证,解释每味单药的基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1方名考证清感九味丸得名于蒙医方剂16种命名方法[2]之一的“以主要功效命名法”。因该方主要功效为解热、清感,又因配伍药有9味,且临床使用丸剂,因此得名。本方广泛应用于蒙医临床且疗效显著,诸多蒙医药古籍及现代文献、书籍中收载,名字众多。其中充文—9[3-4]、充文古瓦[5]、冲温·古瓦[6]为藏药名的不同版本音译,冲古瓦[4,7]为藏药简称的音译。青鹏散[8]、青鹏九味散[8]、兰鹏—九味丸[9]、九味青鹏丸[4,10-11]、青鹏九味丸[6,12]均由藏药名演绎而成。意为鹏,意为青色,意为九,故得名。呼和嘎日迪—9[1,4,7,13-17]、呼和-嘎日迪—9[3]、呼和·嘎日迪—9[6,12]为藏药名翻译成蒙古文后音译成汉语得名,且以嘎日迪—9丸[18-20]为简称。2基源考证《内蒙古蒙药制剂规范(第三册)》[20]载,清感九味丸组方为草乌(制)、诃子各25g,土木香、漏芦花、多叶棘豆各15g,胡黄连、没药、拳参、北沙参各10g,其处方基源本草沿革见表1。其中,《蒙医药选编》《至高药方》均为《哲对宁诺尔》的别称,《观者之喜》《蒙医传统验*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QN0802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DK2021067]。第一作者:韩九林,男,蒙古族,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蒙药理论及本草学,(电子信箱)hanjiulin13@126.com。△通信作者:拉喜那木吉拉,男,蒙古族,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蒙药理论及资源学,(电子信箱)namujila@126.com。蒙药清感九味丸方源、方解考证*韩九林1,2,王美丽1,拉喜那木吉拉1,2△(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