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关于政绩观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研讨发言(31篇) .docx
下载文档

ID:2565518

大小:152.60KB

页数:27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7-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4年关于政绩观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研讨发言31篇 2024 年关 政绩观 理论学习 心得体会 研讨 发言 31
关于政绩观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参考材料 (32篇) 目  录 盛玉雷: 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1 中共青岛李沧区委党校刘新华: 党性锻炼是培塑年轻干部政绩观的有效途径  3   徐国亮: 党性与政绩观:内在关联及现实图景  6   人民智库: 调查报告:当前年轻干部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2022)  14   许乐: 读懂正确政绩观的深刻内涵  19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少谷: 践行正确政绩观守好民心  22   人民日报评论员: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25 纪轩言: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27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吴传毅: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0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王婧漪: 浅谈正确政绩观的树立  37 山东省日照市委书记张惠: 树牢正确政绩观 走好为民初心路  42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特 约研究员陈琪: 树牢正确政绩观  45 张洋: 树立和践行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观  47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马奇柯: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49 江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玉香: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55 象州县县长韦涛: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57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综合二处副处长林国平: 练就干事创业硬本领  58 海关总署动植物检疫司司长赵增连: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60 柳菲絮: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关键着力点  63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  66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主任鄯爱红: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须转变思维方式  7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党建研究所)副主任贾锡萍: 树立正确政绩观 谨防“政绩后遗症”  79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丁小溪: 树立正确政绩观 用实绩交出优异答卷  83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阿柔娜:思想铸魂 实训赋能 实战攻坚 呼和浩特实施三项行动着力教育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85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利涛: A政绩观重要论述的逻辑进路、内涵意蕴与实践遵循  87 任红禧: 校正“跑偏”的政绩观  100 刘建军、耶旭妍: 新时代政绩观的理论阐释  103 林文俊、陈一收: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绩观的生成逻辑与科学把握  113 纪轩言: 用坚强党性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  122 苏州干部学院基层干部教育研究所吉永峰: 正确政绩观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  124 人民日报记者张毅: 总书记这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  130 中共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龚红果: 组工干部要带头践行正确政绩观  141 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盛玉雷 (2024年5月26日)   八百里太行万仞壁立、千峰如削,一渠清水穿山而来。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困扰千年的干旱问题,河南安阳林县数万人民,用近10年时间,在太行山腰生生凿出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定名“红旗渠”。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纪念馆,感慨“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一渠清水润泽一方,造福万千百姓,在时光的沉淀里收获口碑。红旗渠的修建,生动诠释了“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的价值追求,展现了潜绩和显绩的内在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强调要“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指出“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显功看得见、摸得着,折射雷厉作风;潜功不显山、不露水,但关涉长远。显功与潜功辩证统一,标注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崇高境界。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深刻认识到潜绩和显绩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不少显绩之“显”,正是因为聚焦解决群众之“急”、发展之“难”。比如,污染防治攻坚战迫在眉睫,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反腐败斗争重拳出击, 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要有动真碰硬的意志;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要有说干就干的觉悟  实践中,一些领域的工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百姓呼声高、反映强烈,必须马上就办、办一件就要成一件、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把显功、显政、显绩做到群众心坎上。对于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奔着问题去、迎着难题上,不回避、不躲闪,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潜”是“显”的基础,“显” 是“潜”的结果。对于那些事关长远、事关基础的任务,“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就要扎扎实实、稳步有序推进。这些工作不显山露水,政绩也并非一目了然, 但有助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长足进步,更是真正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体现。新时代这十年,从长江大保护共促“一江春水向东流”,到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再到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突破性进展,无不是长期潜功、潜绩累积而成。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建设农业强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些都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难以立竿见影。越是长久基业、长远大计,越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克服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的心态,甘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做打牢基础的事,多谋泽被后人的事,方能积潜功为显功、化潜绩为显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有近期的,有中期的, 也有长期的,要分清轻重缓急,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狠抓当前, 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一件一件抓落实,让群众看到变化;一张蓝图绘到底,积小胜为大胜,这样的政绩才能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党性锻炼是培塑年轻干部政绩观的有效途径 中共青岛李沧区委党校 刘新华 (2022年11月17日)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党性锻炼,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是引导年轻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党性锻炼;年轻干部;政绩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重中之重。年轻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的未来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我们应通过党性锻炼这一有效成效的途径进行培塑。 一、党性和正确政绩观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而言,最大的政绩就是为民造福。正确政绩观是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的综合体现,是年轻干部党性的集中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3月15日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这点出了党性和政绩观的本质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二者统一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实践。 二、正确政绩观是年轻干部党性的外化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立身、立业、立言、立德”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干部的政绩,它涵盖了价值取向、素质能力、政治品格、为政之德等诸多品质。 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源于党性   为谁创造政绩?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它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 党、一个政权性质的经验交流。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价值取向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影响着年轻干部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唯有把为人民造福作为价值取向, 才能创造出好政绩、真政绩。 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源于党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首要条件是具备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所以理想信念坚定与否是青年干部能否取得政绩的基础。具体在实践中,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始终要绝对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源于党性   毛泽东说:“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坚持实事求是,既具有鲜明的党性立场,又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基础。年轻干部在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善为、不想为、不敢为的问题。这是缺乏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也是“本领恐慌” 和党性基础不牢的问题。因此必须深入基层,找出问题和矛盾产生的原因,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讲实话、干实事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实践出真知,只有躬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真实的德行智慧和能力。 堪当大任的素质能力源于党性   强大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其中,理论素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这点出了掌握深厚的理论功底对当前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和现实迫切性。理论清醒才能熟练采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成长提高。 三、培塑正确政绩观的实现途径 立足党性教育,加大党性锻炼力度   中共中央印发的《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明确指出:党性教育要使党员干部“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这一要求凸显了党性锻炼永无止境,并且是随着党的自身建设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提升,也为践行正确政绩观提供重要参照。担负干部培训教育的部门应充分运用好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党性锻炼融入青年干 部培训的具体措施。如课程设置中突出学员实践操作训练,利用感同身受触及学员灵魂,促党性有效提升。 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实践砺炼   《实践论》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说明只有践行才能创造真正的政绩,这也是党性锻炼的落脚点。实践过程中要把握好两点:一要以党性原则为标准做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二要坚持群众观。紧紧依靠人民,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立足用人导向,建立健全政绩考核体系   组织部门考核评价年轻干部的标准,直接影响着其政绩观,因此一定要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发挥导向作用。衡量年轻干部政绩应全面,既要看“显绩”, 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要分辨清楚哪些是虚荣、虚功、虚名,是否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此方能帮助年轻干部行稳致远。   只有以严格的标准锤炼党性,用坚强的党性为培塑政绩观保驾护航,才能练就年轻干部的过硬本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党性与政绩观:内在关联及现实图景 徐国亮 (摘要)党性是政党固有的特性、本质属性,政绩就是为政之绩。二者是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