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6期学报No.6Vol.382023年6月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Jun.,2023DOI:10.16069/j.cnki.51-1610/g4.2023.06.003《重编东坡先生外集》中的苏文辑佚与考辨江枰,李琳(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06)摘要:《重编东坡先生外集》收文超过2000篇,虽经辑佚,仍有未尽。经过逐一比对,又辑得不见于今本《苏轼文集》的佚文14篇,文同题异及互见者10篇。这些佚文都可确认为苏轼所作,其中颇有补于苏轼行实者;文同题异者其题名多以《外集》为胜;被编入不同接收者名下的小简,也以《外集》为是。在考察这些作品在不同版本中的存佚状况、文字异同及致误原因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外集》、御府本、《续集》、《东坡先生翰墨尺牍》和茅维《苏文忠公全集》及四库本《东坡全集》等版本之间的关系。这既有利于《苏轼文集》的逐步完善,也可为全面梳理和揭示苏文的编辑历程提供线索。关键词:《重编东坡先生外集》;苏轼佚文;辑考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23)06-0015-12收稿日期:2022-06-1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苏轼散文研究史”(11CZW034)作者简介:江枰(1973—),男,重庆城口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李琳(1998—),女,山西大同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五代民俗与民俗文献学。《重编东坡先生外集》(以下简称《外集》)由康丕扬主持刊刻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它的出现,不但使原编于南宋前期但流传不广的《外集》避免了失传的可能,且基本保存了该书原貌,对苏学研究贡献良多。尤其是该书保存了大量原本极易散佚的尺牍、题跋和杂记,既为苏轼散文(下简称“苏文”)的全面承传提供了文本基础,又促进了晚明小品阅读和创作的繁荣。因此可以说该书对苏文研究尤其重要。从其篇幅构成也可见此点:全书86卷,前10卷为诗,次71卷为文,再4卷为词,末卷为《乌台诗案》。文为其大宗,共计2039篇。茅维万历三十四年(1606)编成《苏文忠公全集》(下简称“茅本”)时,即利用过重编前的《外集》。1980年代孔凡礼据茅本整理《苏轼文集》(下简称“孔本”),又从《外集》辑得《施饿鬼文》等13篇(其中1篇为重辑,详下),但仍有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