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三节生理性止血第三节生理性止血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那么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那么第二节血细胞生理第二节血细胞生理第一页,共五十二页。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根本组成和血量●血量: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70-80ml血液。●组成: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比容:概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值男性为4050%女性第二页,共五十二页。第三页,共五十二页。血细胞第四页,共五十二页。二、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含水约90~92%,含溶质约8~10%。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一)血浆蛋白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γ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正常值: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5-85g/L白蛋白〔A〕:约40~48g/L球蛋白〔G〕:约15~30g/L纤维蛋白原:约2~4g/LA/G比值:1.5~2.5/L第五页,共五十二页。〔二〕无机盐〔见表3-1〕〔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血中NPN主要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NPN或尿素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肾功能。(四)其它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血清: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注: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第六页,共五十二页。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②与激素结合,保持激素的半衰期③作为载体运输低分子物质④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⑤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⑥营养功能第七页,共五十二页。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比重全血比重为1.050-1.060,血浆比重为1.025~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血浆蛋白减少时,比重下降。(二)酸碱度(pH值)1.正常值:pH为7.35~7.45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pH6.9或7.8,将危及生命。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NaHCO3/H2CO3缓冲系〔比值为20∶1〕;次:Na2HPO4/NaH2PO4和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等。(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①可使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②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第八页,共五十二页。(三)血浆渗透压★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