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成熟和衰老生理第一节种子的成熟生理第二节果实的生长和成熟生理第三节植物的休眠生理第四节植物的衰老生理第五节器官脱落生理第一页,共五十五页。第一节种子的成熟生理(一)、主要有机物的变化1、糖类的变化—淀粉含量增加淀粉种子(禾谷类种子和豆类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淀粉的积累迅速增加。一、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第二页,共五十五页。第三页,共五十五页。2、蛋白质含量增加非蛋白N含量不断下降,蛋白N含量不断上升。说明蛋白N是由非蛋白N转化而来。3、脂肪的变化料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不断下降,脂肪含量不断上升,说明脂肪由糖类转化而来。第四页,共五十五页。第五页,共五十五页。油脂形成的特点:(1)先形成大量游离脂肪酸,随种子的成熟逐渐合成复杂的油脂。(2)种子成熟时,先形成饱和脂肪酸,再形成不饱和脂肪酸。故芝麻、花生等油料种子随成熟度酸值下降,而碘值增高。第六页,共五十五页。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化为不溶性糖,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氮,脂肪由糖类转化而来。3、植酸盐含量增加由G-1-P合成淀粉时脱下的Pi主要以非丁的形式贮藏于糊粉层。非丁是淀粉种子中磷酸的贮存库与供应源第七页,共五十五页。4、呼吸速率的变化—与有机物积累速率呈平行关系第八页,共五十五页。5、内源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断变化ZTGAIAA第九页,共五十五页。玉米素可能是调节籽粒的细胞分裂;GA和IAA可能是调节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和积累。6、含水量随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少种子成熟时幼胚中具有浓厚的细胞质而无液泡,自由水含量很少。第十页,共五十五页。三、外界条件对种子成分及成熟过程的影响1、光照光照强度影响种子内有机物的积累、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2、温度温度高,呼吸消耗大,温度低,不利于物质运输与转化。温度适宜利于物质的积累,促进成熟。温度还影响种子的化学成分: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适当的低温有利于油脂的积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不同地区大豆的品质不同地区品种Pr质量分数/%油脂质量分数/%北方春大豆39.920.8黄淮海流域夏大豆41.718.0长江流域春夏42.516.7秋大豆北方油料种子油脂品质较南方好。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3、空气相对湿度高,延迟种子成熟;低,加速成熟;大气干旱,阻碍物质运输,合成E活性降低,水解E活性增高,干物质积累减少。4、土壤含水量“风旱不实现象”:(1)干燥与热风使种子灌浆不足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风旱不实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