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手术重医一院急诊&重症医学科2022-06-18第一页,共五十八页。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一词最早源于美国海军,意思是指一艘轮船承受损害和维持完整性的能力。九十年代初期,这一理念被引入严重创伤的救治。因为医生们在实践中发现:对严重多发伤早期实行简单的外科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以后,转入重症监护室复苏支持治疗,当伤员生理条件允许时再施行确定性手术,可以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于是,提出了损伤控制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和损伤控制手术(damagecontroloperation,DCO〕的概念—又称救命手术第二页,共五十八页。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controloperation〔DCO〕DCO是近年来创伤外科领域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极有实用价值的外科原那么第三页,共五十八页。DCS发生发展及理论基础1DCS适应症2DCS策略的实施方法3本课程内容第四页,共五十八页。DCS发生发展及理论基础1第五页,共五十八页。在救治严重创伤病人时改变以往在早期就进行复杂、完整手术的策略而采取分期手术的方法首先以快捷、简单的操作,维护病人的生理机制,控制伤情的进一步恶化,使遭受严重创伤的病人获得复苏的时间和时机,然后再进行完整、合理的手术或分期手术。即:3个阶段原那么:1初期简化手术2紧接着进行ICU复苏3最后进行确定性手术处理致命性损伤处理非致命性创伤第六页,共五十八页。把存活率放在中心地位放弃追求手术成功率的传统手术治疗模式核心不同于常规手术也不同于一般的急诊手术欧美和日本等国已作为严重创伤救治的原那么第七页,共五十八页。•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前期,二次世界大战至越南战争期间由于受战争环境,一时间可能产生大批的伤员,加上条件的限制,分级救治和Ⅱ期手术的概念在战伤救治中得到充分开展,并成为创伤救治的标准程序第八页,共五十八页。当时Pringle、Halsted、Schroeder等分别报道了肝损伤后填塞止血和早期终止剖腹手术的方法二战结束前,该技术一直是肝损伤的主要治疗措施然而,1955年以后,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加之文献报道填塞术后组织坏死、感染及再出血等并发症,“填塞〞不再作为主流外科技术而逐年弃用第九页,共五十八页。此期间,以肝叶切除尤其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麻醉学的开展、ICU的出现及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创伤期确定性治疗的概念风行一时主张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或趋向稳定时,对多个部位创伤同时或先后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以期在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