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水利局在防汛抗旱紧急会议上的致辞.docx
下载文档

ID:252713

大小:20.23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3-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水利局 防汛 抗旱 紧急 会议 致辞
水利局在防汛抗旱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一、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确保全市防洪平安,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平安。 防汛工作始终是我们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充分认识暴雨洪水的突发性、消灭性和防汛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进入7月份以来,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洪水。在全国防汛的关键时期和淮河防汛抗洪的紧要关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平安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确保淮河堤防和沿淮地区人民群众平安。7月15日下午,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郭庚茂等省领导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我市已经连续23年没有发生较大洪水,干部群众盼水心切,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防止对防汛工作产生麻痹思想。从水文规律上讲,“久旱之后必有大涝〞,洪水间隔时间越长,发生洪水的几率越大。国家防总反复提醒我们,海河流域已多年没有发生大水,发生流域性洪水的几率在上升。我们要高度警惕水文上的丰枯突变,切不可麻痹大意,盲目乐观。 二、明确一个中心,抓好三个重点,做到五个确保,全面做好20x年的防汛工作 今年防汛工作总的要求是“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五个确保〞。“一个中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平安为中心;“三个重点〞,就是水库平安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和中小河流的防洪平安;“五个确保〞,就是确保所有水库不垮坝,确保主要行洪河道堤防的度汛平安,确保城市不受淹,确保重点工矿企业和交通、通讯干线的度汛平安,确保一旦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不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三、牢牢把握关键环节,全面落实防汛抗旱的各项措施 1、要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防汛指挥调度 防汛措施千万条,落实责任制是第一条,责任制是防汛保平安的灵魂。特别是各级政府落实防汛责任制,同时落实好防汛预案,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强化抢险救灾措施,把各项工作扎实做好。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各级防汛责任人要立即上岗到位。组成由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及有关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再一次全面、认真检查水库、堤防、涵闸及防洪非工程措施存在的问题;特别要加强对小型病险水库、头顶库,堤防穿堤建设物、透水堤基、纵向裂缝等险情检查。总之,要通过这次大检查,全面摸清工程隐患,健全防汛责任制,促进各地全面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 2、要进一步加强水雨情、汛情的测报与分析,掌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 在这一方面水务、气象部门一直做得比较好,希望继续发扬好的传统。在防汛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水雨情、洪水测报工作,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大水文遥测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水情信息采集自动化,提高水雨情信息的时效性;重视分析掌握河道洪水特性的变化和规律,不断完善预报方案,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加强水雨情、汛情、险情的会商,为洪水调度和防汛决策当好参谋。 3、要充分发挥全市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联合运用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进行拦洪、削峰、错峰,减少下游堤防和城市的防洪压力。 当前防汛关注的要点是大、中型水库和骨干河流的调度,要正确处理好兴利和除害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又要立足我市严重缺水的现状,在保证平安度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拦蓄地表水。 4、要高度重视和做好水库、河流,特别是病险水库和中小河流的平安度汛工作。 我市境内中小河流、水库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局部强降雨是造成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成灾的主要因素。我市中小河流普遍存在防洪标准低,河道泄流能力缺乏,防洪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一遇强降雨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那么,结合全市水源地保护工作,大力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打击选矿厂及其排放的尾矿、非法采砂、违章建筑堵塞、挤占河道严重,乱到垃圾、破堤取土等违法现象。全市水库量多面广,病险多,防洪能力低,水情监测和通信、交通设施缺乏,已成为当前防洪保安的重大隐患。水库平安度汛是工作重点,也是薄弱环节,特别要把病险水库平安度汛放在突出地位。汛期全市的病险水库,要加快实施整治工作,要强化管理,要加强水库大坝监测,运行、记录和管理,杜绝平安事故的发生。汛期水库要留足防洪库容,尤其是病险水库更要限制蓄水,水库管理单位要服从市县两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削峰、错锋等防洪作用。在建和整治的水库汛期要继续施工的,必须落实平安度汛措施和抢险准备。 5、关注山洪灾害,做好应急效劳 我市北部山区地质也特别容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各区县要进一步制订和完善、落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加强山洪灾害多发区的监测和预报,特别要预先确定平安撤离路线,发现异常及时做好预警和人员转移,做到早预报,早预防,早转移,少损失。此外,山洪灾害易发区要加强宣传普及防御山洪灾害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增强群测群防能力,提高自救能力。做好防汛平安知识的宣传工作。播送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全力做好防汛宣传工作,由于我市多年没有发生较大汛情,人们普遍存在侥幸麻痹思想,防汛意识比较薄弱,要全力配合防汛部门,多搞一些有关防汛工作的专题宣传栏目,提高广阔人民群众的防汛意识。各部门、各级政府要利用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汛、避险知识,提高广阔群众的防汛意识和避险自救知识。增强他们的防灾避灾意识,提高自救、自保和逃生能力。 6.以人为本,做好防汛平安知识的宣传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做到科学防汛。 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我们要坚决不移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最根本原那么,把尽量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防汛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播送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全力做好防汛宣传工作,由于我市多年没有发生较大汛情,人们普遍存在侥幸麻痹思想,防汛意识比较薄弱,要全力配合防汛部门,多搞一些有关防汛工作的专题宣传栏目,提高广阔人民群众的防汛意识。各部门、各级政府要利用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汛、避险知识,提高广阔群众的防汛意识和避险自救知识。增强他们的防灾避灾意识,提高自救、自保和逃生能力。 7.突出重点严阵以待切实做好城市防汛工作 城市管理部门要全面检查城市排涝设施,及时疏通排水管渠,保证排涝泵站各类机电设备能够随时投入使用;要检查危旧房屋、棚户区和公共场所的平安状况、加固措施和紧急疏散预案落实情况,对存在平安隐患的房屋,要提出具体整改措施,限期整改;要将汛期建筑工地的防汛作为建筑平安专项治理的重点,加强对建筑工地防汛工作的监督,重点检查基坑、边坡以及塔吊和脚手架等重点部位和设施的防汛措施落实情况;落实城市供水、道路、桥梁等城市根底设施的防汛抢险措施,落实供水、公共交通、供气平安度汛生产调度预案,确保汛期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8.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全面加强抗旱工作 十年九旱是我市的根本市情,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常年抓是我们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的同时,必须全面加强抗旱工作。目前,由于去年全市来水偏枯,相当一局部县区水利工程蓄水严重偏少。各县区结合汛期降水,要加强蓄水工作,积极开辟水源。在确保工程平安的情况下,按照已制定蓄水方案,抓住每次降雨时机,拦截地表径流、堵水截流,尽力保住境内水源,千方百计增加库、塘、窖的蓄水,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在努力增加工程蓄水量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搞好节水工作。要按“先生活、后生产,先人饮、后灌溉〞原那么,突出人饮平安重点,充分发挥现有供水和蓄水工程的潜力,制定和落实用水方案,优先保证人畜饮水。各区县对确无水源灌溉的地区,引导农户果断地改种旱地作物,确保人畜饮用水和减少粮食生产的损失。在饮用水源缺乏的地方特别是集中供水水源缺乏的地方,提前做好送水、调水和引水方案,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抗旱效劳队要提前做好抗旱机具的检查与修理,合理调度抗旱机具的投入,备足抗旱用油。确保抗旱机具拉得出,用得上。 三、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力防汛抗旱 防汛抗旱工作涉及面广,时间性强,社会性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搞好。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共同搞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要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特别是气象、水文、发改委、财政、水利、电力、城管、建设、公安、民政、交通、卫生、广电等部门在防汛抗旱救灾中承担了重要责任,要按照防洪法和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x市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各司其责,做好防汛抗旱抢险,灾后恢复等项工作。 军民联防是夺取抗洪抗旱胜利的根本保障。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抗洪抗旱抢险救灾的突击队和主力军,各级防汛抗旱部门要主动与驻军和武警部队取得联系,及时通报汛情、旱情、险情、灾情,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同志们,防汛抗旱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和社会稳定大局,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努力夺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为我市建设沿海经济开展强市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