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余艳第一页,共二十六页。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定义•二、病因•三、中耳炎的分类及其临床特点•四、并发症•五、案例分析•六、治疗•七、护理诊断及其措施•八、出院指导第二页,共二十六页。一、定义•慢性化脓性病变侵及中耳粘膜、骨膜和深达骨质,常合并存在慢性乳突炎。•特点:流脓、听力下降和骨膜穿孔。•可引起颅内并发症。第三页,共二十六页。二、病因•1、急性中耳炎迁延6-8周•2、鼻、咽部慢性炎症•细菌多为: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第四页,共二十六页。•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发作缓慢,但破坏性很大:•发病时中耳会流出灰色或黄色的脓液,会丧失一局部听力,感染时间越久对听力的损坏越大•如果浸入乳突,可能引起耳骨的损伤造成永久性耳聋。第五页,共二十六页。三、中耳炎的分类•单纯型-----非常危险型中耳炎•骨疡型〔肉芽型〕-----危险型中耳炎•胆脂瘤型-----危险型中耳炎第六页,共二十六页。•胆脂瘤型中耳炎:•骨膜穿孔:第七页,共二十六页。•单纯型:最多见•局限在鼓室粘膜,一般无肉芽和息肉形成,乳突累及少。•病理:鲜明充血、增厚,圆形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和腺体分泌活泼。•临床:间歇性流脓〔脓的量和性质•紧张部骨膜穿孔•轻度传导性耳聋第八页,共二十六页。•骨疡型〔肉芽型〕:•有骨质破坏,除了粘膜破坏外,听骨、骨环、骨窦及乳突气房坏死,有肉芽和息肉形成,累及乳突〔常为硬化型〕,可伴有并发症。•临床特点:流脓:持续、有臭味的脓或脓血。边缘性穿孔:鼓室内可见息肉或肉芽。•较重的传导性耳聋。•CT示上鼓室、骨窦和乳突内可见密度增高影。第九页,共二十六页。•胆脂瘤型:•复层鳞状上皮在中耳生长堆积成团块。由胆脂瘤母组织〔纤维组织〕和胆脂瘤皮〔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胆固醇结晶〕构成。对周围的骨质进行破坏〔直接压迫和炎性物质〕,引起颅内外的并发症。第十页,共二十六页。•临床特点:•脓有特殊的臭味•较重的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骨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穿孔,可见胆脂瘤皮〔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上鼓室外侧壁破坏,外耳道后壁塌陷。•影像学:CT示上鼓室、骨窦或乳突质破坏,边缘整齐。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面瘫:面神经距中耳很近,假设损伤就会有明显歪斜。•迷路炎:如果炎症面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颅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