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学校结核病防控现状(xiànzhuàng)与职责洛阳市疾病预防(yùfáng)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梁明辉2018年9月3日第一页,共二十三页。内容一、学校(xuéxiào)结核病防控现状二、学校结核病防控职责三、急需落实的几项工作第二页,共二十三页。结核病防治(fángzhì)常识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zhǔyào)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肺外结核病(如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脑膜结核、淋巴结核等)通常不具有传染性。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这种简单的传播途径使许多人都容易被结核病患者传染。一般每个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10-20个人。第三页,共二十三页。结核病防治(fángzhì)常识•主要症状•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或伴有咯血、痰中带血、胸痛等•全身症状:发热、疲乏、食欲不振、盗汗(dàohàn)、消瘦、月经不调等•症状不典型或无自觉症状:抗生素的广泛运用引起,早发现、早诊断较为困难•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者为肺结核主要可疑症状者,属重点筛查对象,应该引起医生、家长、老师的高度重视第四页,共二十三页。临床症状(zhèngzhuàng)进展未接种卡介苗(BCG)的人群受到自然感染-无症状:大部分仅止于细菌学发病和病理学发病而不发展(fāzhǎn)为临床结核病,因此无明显中毒症状。-初期热:一般4-7周出现,为变态反应所致,多为低热,少数发生高热,时间1—2天,或持续2周,最长可达1月,热型不定,以午后及晚上发热多见发热发生率在初染儿童中约占60%;-结节性红斑:6-8周出现,多见踝关节;-结素反应阳转:一般4-7周,为过敏反应前期;-初感染原发病灶和肺门淋巴结肿大:2-4个月出现;-结核性脑膜炎:3-4个月出现;-结核性胸膜炎:特发;多发性浆膜炎;伴随性胸膜炎,3-6个月多发;-慢性肺结核病:1年内发病占绝对多数,以后明显下降。第五页,共二十三页。临床(línchuánɡ)症状进展接种卡介苗(BCG)的人群受到自然(zìrán)感染-发病率降低,初期热、结节性红斑、肺门淋巴结肿大减少,以结核性胸膜炎和肺结核为主,发病率是未接种BCG的人群1/2—1/5-感染后2-3个月时才可见结素反应增强,结核性胸膜炎和肺结核多在4-6个月X线检查发现异常。-应根据传染源症状出现的时间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