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2625/1/26细菌性皮肤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fùshǔ)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第一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一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5/1/2625/1/26(gàilùn)(gàilùn)细菌与皮肤病的关系十分密切(mìqiè).细菌及其毒素可分别引起:感染性病变、中毒性病变(如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免疫介导性病变,如特应性皮炎等。第二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二页,共一百五十二页。根据细菌形态不同可将细菌性皮肤病分为(fēnwéi):球菌性皮肤病杆菌性皮肤病球菌性皮肤病:主要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生在正常皮肤上;25/1/2625/1/26第三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三页,共一百五十二页。杆菌性皮肤病:又分为:特异性感染,如皮肤(pífū)结核和麻风非特异性感染,由革兰阴性杆菌如变形杆菌、假单孢菌和大肠杆菌等引起25/1/2625/1/26第四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四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系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的皮肤病,简称(jiǎnchēng)脓皮病。在儿童皮肤病中占10%,其中以脓疱疮发病率最高占60.5%。25/1/2625/1/26第五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五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5/1/2625/1/26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qiújūn),按其Gram染色性不同可分成两类:Gram阴性球菌:有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及其它球菌等;Gram阳性球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和八叠球菌等。第六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六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5/1/2625/1/26这些菌均是球状,无鞭毛及芽胞,其致病特性为引起(yǐnqǐ)化脓性炎症,故称为化脓性球菌。引起皮肤病变者,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第七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七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5/1/2625/1/26一、正常皮肤的菌株人在出生时,皮肤是无菌的,但出生后不久(bùjiǔ),皮肤即附有细菌。一般正常皮肤每c㎡约有6-8万个细菌。第八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八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5/1/2625/1/26正常皮肤的菌株分为(fēnwéi):皮肤常住菌(residentflora)及皮肤暂住菌(transientflora)两大类。第九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九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5/1/2625/1/26常住菌:指能在皮肤上生长繁殖,定住于皮肤上的菌株。擦洗后可以减少,但不易清除。暂住菌:指暂时着落(zhuóluò)于皮肤上的菌株,经过一定时期后,可由皮肤上消失。一般不在皮肤上繁殖,擦洗后容易除去。第十页,共一百五十二页。第十页,共一百五十二页。25/1/2625/1/26(一)皮肤常住菌1.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