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涩药与收涩方张宏牛晓莲第一页,共五十四页。第一页,共五十四页。概念:凡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能治疗各种滑脱(huátuō)症的药物,称收涩药涩肠止泻药涩肠止泻药敛敛汗涩精药汗涩精药第二页,共五十四页。第二页,共五十四页。第三页,共五十四页。第三页,共五十四页。ClicktoaddText第四页,共五十四页。第四页,共五十四页。乌梅,中药名。为蔷薇(qiánwēi)ɡ(qiángwēi)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第五页,共五十四页。第五页,共五十四页。3、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uìzhī)ɡ(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第六页,共五十四页。第六页,共五十四页。用量第七页,共五十四页。第七页,共五十四页。诃子,中药名。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fēnbù)于云南等地。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第八页,共五十四页。第八页,共五十四页。ClicktoaddText第九页,共五十四页。第九页,共五十四页。入药部位(chéngshú)第十页,共五十四页。第十页,共五十四页。相关配伍1、治久咳,语声不出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4、治气利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ClicktoaddText第十三页,共五十四页。第十三页,共五十四页。肉豆蔻,中药(zhōngyào)名。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第十四页,共五十四页。第十四页,共五十四页。相关配伍:治霍乱呕吐不止:肉豆蔻一两(去壳),人参一两(去芦头),厚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粟米二撮,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第十五页,共五十四页。第十五页,共五十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