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河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HZYSZ2022-32)作者简介:高宇(1991—),女,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孟长海(1980—),男,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王宁怡(2001—),女,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在读本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档案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妥善保管、利用好蕴含着我们党历史使命的红色档案,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红色档案承载着党的重要历史和思想文化,承载着中国革命的生动记忆,其存史、资政、育人的价值不可低估。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将红色档案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理论上的价值,也有现实中的意义。一、红色档案的基本内涵红色档案,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原始的历史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保存价值。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见证,它记录了革命先辈们拼博奋斗的光辉历程和贯穿其中的精神信仰,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教育价值,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与高尚的道德情操。红色档案作为诸多红色资源中最原始、最客观、最真实的历史见证,借助形象的图片、翔实的史料、鲜活的影像等,勾勒出历史轮廓,标注出时间节点,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时空界限,全身心近距离沉浸式重温红色岁月。高校应运用好红色档案资源,从中汲取养分、智慧与力量,引导大学生与历史对话。二、红色档案资源赋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一)存史作用,助力认识历史规律红色档案资源是党百年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的真实记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形成的重要材料,经历了社会和历史的考验,具有重要的存史作用。高校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规律,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把课堂“搬”到红色根据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实践性”的教学场所,突出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可以有效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既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助力。(二)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