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2023年第2期实践纵横BESTPRACTICE关于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李凤荣(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档案数据信息广泛应用的基础。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档案数字化的需要,还需结合数字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模式、体系和人才进行优化,进一步按照数字化的思维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把握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重点,加快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事业单位档案信息是宝贵的社会财富,需要以数字化档案的形式满足全社会日益实时化、个性化、广泛化的档案使用需求。目前,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的进程还有待加快,着力提高软硬件技术水平,强化档案员的专业技术素养,根据社会的档案需求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与运转体系。一、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改革的趋势,对于实现档案的高效率利用,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档案管理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改革应有以下特征。首先,具备法制化思维,能够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档案管理标准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强调档案数字化具有合法特点,需要借助数字信息技术解决档案管理的现实问题。其次,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还要保持经济性与应用性统一。由于事业单位拨款主要来自财政。因此,要求事业单位加强档案工作的预算管理,按照数字化技术更新的需要拟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取得相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按照既定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在降低档案数字化建设成本的同时发挥数字档案的应用价值。再次,新时代的档案数字化技术需要具备完善的功能体系,方便各方面对档案信息的使用,能够避免安全隐患,倡导不必花费较多时间用于档案的基础维护。最后,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是为档案共享和数据信息挖掘服务的,还要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着眼,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发挥各方面人员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二、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一)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可以突破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方式的局限,借助计算机代替人工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实现了档案管理方式的革新,发挥了信息技术手段在档案管理中的辅助作用,适应了海量数据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档案可以减少档案员的工作压力,由计算机辅助完成一些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