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军的黑色幽默电影艺术风格略论谢敦儒(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导演耿军入行20年,始终以他的家乡东北为创作空间,他的作品兼容现实与荒诞、悲情与喜感,他以一种源自社会底层的观察视角,依托东北地域文化特有的黑色幽默方式,实现内部影像空间与外部现实世界的“对话”。耿军的黑色幽默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幽默提纯,是他对底层人群生活表达深切关注与人文关怀的一种独特方式。他的黑色幽默表达游走于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这使其作品生成了一种严肃与幽默相融合的风格特质。[关键词]黑色幽默;创作风格;耿军;导演在东北导演群体中,耿军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员,从2004年的首秀长片《烧烤》,到2008年入围罗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青年》,直至2021年最新导演作品《东北虎》,耿军的镜头始终对准自己的家乡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个曾经是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入行20年,导演短片和长片作品12部,耿军的导演创作风格一以贯之,这些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关注着社会底层人群的现实生活,在荒诞与现实、悲情与喜感相互交融的叙事情节中,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艺术表达和审美趣味。耿军的黑色幽默是源自其骨子里的东北地方文化,是他对底层人民悲情生活的一种看似幽默的情绪消解与真实反映,是他观察、反映、思考现实世界的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耿军的导演作品常常给人以“迷惑性”,其作品中的黑色幽默表达游走于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摒弃了东北幽默文化中大众所熟悉的低级趣味,看似披着地方喜剧的外衣,实际上进行着冷峻的现实主义书写,拒绝口语化的对白更使其作品与大众喜剧艺术相去甚远,这都使其作品在黑色幽默中生成了另一种严肃性,成为其导演作品的独特“作者风格”。一、耿军的东北电影与黑色幽默的现实支点近年来,在我国电影市场大力发展的促进之下,一批与第六代导演风格截然不同的新锐导演涌现出来,带着各自不同个人痕迹的作品走到台前。这些新锐导演或是彻底地建构消费性叙事空间,进行着商业电影创作,或是努力探索电影语言、表达个人意识、主攻艺术片创作,通过参加国内诸如FIRST青年电影展等方式崭露头角,可见依靠电影市场造就的广阔的创作大环境,新锐导演的创作方向也是多元化的,无形中丰富了当下中国电影的类型与内容发展。耿军是新世纪中国新锐导演群体中极具个人风格的一员,他凭借对其老家黑龙江省鹤岗市的影像塑造以及对于东北文化的生动表达,为他的数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