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Vol.43,No.08农业与技术※资源环境甘孜藏族自治州干旱河谷分布特征及建议周扬彭彬(四川民族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四川康定626001)摘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建设屏障,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极为重要。干旱河谷是其生态恢复中难度最大、问题最多、治理最复杂的典型脆弱地带之一,本文综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干旱河谷分布与面积、气候与植被构成要素,分析了其形成机理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关键词:甘孜藏族自治州;干旱河谷;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分布面积;气候要素;植被要素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30430014收稿日期:2022-11-28基金项目:四川民族学院2021自办科研项目“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带典型灌丛分布状况研究”(项目编号:XYZB2104ZB)作者简介:周扬(1994-),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土壤生态学等研究。干旱河谷是亚热带横断山脉河谷被深切而形成的特殊气候与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砻江中下游,大渡河和元江中游以及岷江上游和嘉陵江上游等河谷地,总长度4105km,总面积11230km2,是西南山地一种十分脆弱的生态类型,问题多、难度大,治理最为困难,具有生态安全阈值低、生态退化风险高的特点,植被稀疏,土壤瘠薄,气候干旱,常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1]。四川省干旱河谷多分布于川西地区,包括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安宁河、白龙江等干流及部分支流,涉及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雅安市等地40余个县。其中,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地域面积大、垂直分布明显、小气候变化纷繁复杂,其生态退化现状直接威胁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因此,本文统计并概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干旱河谷面积与类型分布、气候及植被情况等,这对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甘孜藏族自治州地理地貌概况甘孜藏族自治州(N27.58°~34.20°,E97.22°~102.29°,海拔1330~7556m)位于四川省西部,系横断山系北段,青藏高原东南缘,为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段,整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康定、泸定等东部地区属扬子准地台西缘之康滇地轴的北端(占州内总面积的6%),中部大片地区属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巴颜喀拉地槽褶皱二级构造带(70%),得荣、稻城、德格、白玉、巴塘、乡城等雅砻江、无量河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