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023年第6期在当代影视的艺术框架中,表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也是故事赋型、人物命运凸显和情节获得张力的重要力量,编剧和导演的全部艺术想象最终都要通过演员表演呈现,因而表演美学作为表演艺术的至高衡器,几乎是银幕的“定海神针”,合则大胜,不合则完败,没有其他结果。然而,相比于戏剧表演研究的红火和繁兴,当代影视表演研究一直较为寂寞,而从角色塑造去审视表演美学更是长久无人触碰,这和中国电影“影以载道”的传统、民族影视长时间处于剧烈变化的社会境遇,也和大众普遍视角色塑造、视表演艺术为“小道”不无关系。站在影视艺术的表意空间、叙事场域审视,对表演艺术的忽视显然是制约民族影视共情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本土影视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从这样意义说,深挖当代影视表演的特定“类型塑造史”,以其美学特质的内在更替变化为经纬,整饬思考新一代角色艺术构型逻辑,进而探究当代影视剧的“真实”观演进,无疑具有银幕或荧屏创造价值。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新主流电影开始放低姿态讲述平民故事,通过具象生活空间和低度美学情感化描述现实人生,将引领性要旨隐藏在日常叙事框架中,而一批围绕变革社会、当下百姓命运变迁展开断代史、生活史叙述的电视剧则更自觉地观照底层社会的悲欢,伸入历史和性格的细部,动情演绎生命的斑驳和无奈,可以说在社会现实的再叩问上取得了突破。无论是“温情现实主义”还是“粗粝现实主义”抑或“直白现实主义”,都在逐渐超越那种“现实的渐近线”,而与社会现实实现某种“重映”,由此银幕或荧屏角色更质感、更真切、更鲜活也更具意味性。显然后者的本真赋型意义显著,它使前者更具血肉,也使前者离观众更近,并在国族和历史语义下确认个体身份。影视角色塑造作为一部作品最终呈现的重要路径,与电影或电视剧总体风格密切相关,亦是主旨凸显和传达的表意手段。“自我型”角色,在当代影视性格序列中并非“王者”,通常也非叙事主体,甚至在其大故事框架中并未担负主职责。但是,在许当代影视“自我型”角色塑造及美学突破*文周安华/Text/ZhouAnhua提要:当代中国影视将引领性要旨隐藏在日常叙事框架中,自觉观照底层社会的悲欢,动情演绎生命的斑驳,创造出一批更质感、更真切、更鲜活也更具意味性的银幕或荧屏角色,“自我型”角色即是代表。这类角色在当代影视性格序列中并非“王者”,却是烟火气的代表,“激情”和“创造力”的象征,也是生活顿挫的缘由,其鲜明而饱含内蕴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