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医学专题—第一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利用(1).ppt
下载文档

ID:2455374

大小:1.20MB

页数:24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6-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 医学 专题 第一节 人体 食物 消化 利用
第二章 人体需要(xyo)的能量和营养素,第一页,共二十四页。,营养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营养素包括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和食物纤维人们摄取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满足人体生命运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提供细胞组织生长发育与修复(xif)的材料,并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第二页,共二十四页。,与营养(yngyng)有关的几个概念:,(1)平均需要量(EAR)是根据个体生理需要量研究资料制定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是制定推荐营养素摄入量的基本。(2)推荐营养素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营养素供给量,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jinkng)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3)适宜摄入量(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第三页,共二十四页。,第一节 人体(rnt)对食物的消化利用,概念营养:食物在人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防病、益寿延年的综合过程(guchng)。消化: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即食物在消化道内进行分解的过程。吸收:指食物的可吸收成分透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第四页,共二十四页。,人们对食物的最基本要求:供给(gngj)能量、维持体温、并满足生理活动和从事生活劳动的需要。食物提供构成细胞组织、供给生长发育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材料,并为制造体液、激素、免疫抗体等创造条件。保护器官机能、调节代谢反应。,第五页,共二十四页。,消化系统(xiohu xtng),消化道,口腔(kuqing),咽,食道(shdo),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肠腺,胃腺,分泌唾液,分泌胆汁,分泌胰液,分泌肠液,分泌胃液,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一、人体的消化系统,第六页,共二十四页。,唾液腺,肝脏(gnzng),胃腺(wixin),胰腺(yxin),肠腺,肛门,胃,小肠,大肠,咽,口腔,食管,消化腺,消化道,一、人体的消化系统,第七页,共二十四页。,消化道具有以下特点:(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2)富于伸展性,最长可达原料的23倍。(3)有一定的紧张性,肌肉的各部分收缩是在紧张性的基础上发生的,保持原有的形状;(4)进行节律性运动;(5)对化学、温度和机械(jxi)牵张刺激较敏感,对内容物等的各种刺激引起的内容物推进或排空有重要意义。,第八页,共二十四页。,2、消化腺,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腺和胰腺,是体内主要(zhyo)的消化腺。小消化腺:食管腺、肠腺和胃腺。消化腺作用:分泌消化液。分泌具有蛋白质性质的消化酶。消化液由水、无机盐和少量有机物组成。,第九页,共二十四页。,二、人体对食物(shw)的消化,消化分类: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是靠消化管道的运动把大块(d kui)食物磨碎。化学性消化是消化酶的作用把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1、各种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1)唾液的成分及作用成分:PH6.67.1,水分占99%,有机物主要为粘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少量无机盐。少量气体N2、O2、CO2等。,第十页,共二十四页。,正常人日分泌唾液量为11.5L。作用:湿润与溶解(rngji)食物并刺激味蕾引起味觉反应;清洁和保护口腔;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对食物 进行化学性消化。,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2)胃液的成分(chng fn)及作用,胃位于正中线左侧,小部分位于右侧。主要成分是水、盐酸、Na+、K+等无机物,以及胃蛋白(dnbi)酶、粘蛋白(dnbi)等有机物。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0.91.5)。成分:胃酸:胃酸是由胃腺壁细胞分泌;作用是激活胃蛋白酶原,造成适宜的酸性环境,以利于水解蛋白质,抑制和杀灭胃内细菌。胃酸进入小肠后刺激胰液和小肠液的分泌,并引起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胃酸造成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Fe2+、Ca2+的吸收。,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胃蛋白酶:由胃腺的主细胞分泌出来时为无活性的蛋白酶原,在盐酸作用下被激活(最适pH为2),是胃液中的主要消化酶,能将蛋白质进行初步(chb)水解。黏液:由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和胃腺中的粘液细胞分泌。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其次为粘多糖等大分子。正常情况下粘液为碱性粘液,可中和盐酸和减弱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保护胃粘膜,免于受到盐酸和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润滑作用,可减少胃内容物对胃壁的机械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内因子:正常胃液中含“内因子”是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的一种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并促进吸收。,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3)胆汁的成分及作用胆汁的主要成分为胆盐、胆色素、磷脂、胆固醇及黏蛋白(dnbi),含有水、Na+、K+、Ca2+、HCO-3等。胆汁pH7.4左右,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作用是激活胰脂肪酶,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意义。(4)胰液的成分及作用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7.88.4,主要成分有NaHCO3和各种消化酶。能中和胃进入小肠的盐酸,使肠内保持弱碱性环境,利于肠内消化酶的作用。,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5)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小肠液的pH7.8,呈弱碱性液体(yt),小肠中除含多种黏蛋白、肠激酶外,含多种消化酶,常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和微生物等。,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6)大肠液的成分及作用大肠可分泌碱性液体,pH8.38.4,主要成分为粘液蛋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大肠液含酶很少,无明显消化作用。大肠内容物主要受细菌的分解作用,细菌所含的酶能使食物残渣与植物纤维素分解。正常情况下,机体(jt)一方面通过肝脏对这些毒物进行解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大肠将这些毒物排出体外。细菌还能合成少量的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一部分可被人体吸收,对机体的营养和凝血有一定生理意义。,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2、人体对各类食物(shw)的消化,(1)人体对糖类的消化 正常人膳食糖类主要来源为淀粉,存在于所有谷类食物中,其次为蔗糖及牛奶(ni ni)中的乳糖。食物中糖类经消化道各种酶作用水解成单糖后才被吸收。,淀粉(dinfn),唾液淀粉酶,盐酸,胰淀粉酶,麦芽糖,乳糖,蔗糖,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2)人体对脂肪(zhfng)的消化 脂肪在胆汁和搅拌作用下变为乳化脂肪,乳化脂肪在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甘油以及甘油一酯。(3)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 食物单纯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胨、多肽、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氨基肽酶、羧基肽酶将其分解成a-氨基酸等。,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三、人体(rnt)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小肠(xiochng)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口腔和食道内不吸收营养物质;胃内:吸收少量酒精和水分;大肠: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未被小肠吸收的养分;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构造:长度为56米,黏膜具有环状皱褶并有大量指状突起的绒毛,绒毛上的每一上皮细胞可有600条微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扩大。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主动吸收胆汁酸盐和维生素B12。,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方式(fngsh),包括滤过、扩散和渗透(shntu)等作用。,需消耗能量及依靠(yko)载体协助。,一种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物质摄取到细胞内的过程。可使细胞吸收完整的蛋白质和脂类,也是新生儿从初乳中吸收抗体的方式。,2、吸收原理,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3、人体(rnt)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人体对糖类的吸收单糖是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吸收的主要形式。单糖的吸收不是简单的扩散而是耗能的主动过程(guchng)。(2)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3)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脂肪经胆盐乳化,在十二指肠中在胰液、肠液和脂肪酶消化作用下水解为甘油、自由脂肪酸、甘油一酯、少量甘油二酯和未消化的甘油三酯。,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4)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和大肠的各个部位都可吸收无机盐,吸收速度取决于载体、PH、饮食成分等多种因素(yn s)。(5)人体对水分的吸收小肠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作用,在吸收其他物质过程中所形成的渗透压是促使水分吸收的重要因素。,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谢 谢!,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内容(nirng)总结,第二章 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第一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利用。(2)富于伸展性,最长可达原料的23倍。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腺和胰腺,是体内主要的消化腺。胃酸:胃酸是由胃腺壁细胞分泌。胃酸造成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Fe2+、Ca2+的吸收。黏液(niny):由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和胃腺中的粘液细胞分泌。内因子:正常胃液中含“内因子”是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的一种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并促进吸收。谢 谢,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