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化(jīhuà)性肺炎(OP)第一页,共二十二页。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COP)——由Davison等1983年提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nchiolitisobhteranswithorganizingpneumonia,BOOP)——1985年,Epler等提出。但多数学者认为(rènwéi)COP更符合本病的特点第二页,共二十二页。(liúxínɡbìnɡxué)发病年龄20~80岁,40~60岁多见,平均年龄55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chāyì)。起病缓慢。可自行或经激素治疗后消失。第三页,共二十二页。(chánɡjiàn)咳嗽、气短、咳白色清痰咽痛、发热、乏力等流感样症状(zhèngzhuàng)体重减轻渐进性呼吸困难约有90%病例出现低氧血症也有无症状的病例第四页,共二十二页。约2/3患者(huànzhě)可闻及爆裂音(Velcro罗音-吸气相捻发音)多位于双肺中下部杵状指非常少第五页,共二十二页。(bìnglǐ)呈斑片状分布,病变中央是小气(xiǎoqi)道肺泡内、肺泡管见疏松的胶原样的结缔组织增生,形成Masson小体增生的结缔组织时相一致,其中可见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少量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肺泡内见肺泡巨噬细胞,部分肺泡巨噬细胞泡沫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在周围的肺泡间隔存在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渗出肺泡间隔增厚。可伴或不伴终末和呼吸性细支气管内结缔组织肉芽栓的形成肺结构往往正常BOOP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可概括为:肺泡内、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及终末细支气管腔内有息肉样肉芽组织形成第六页,共二十二页。(jiǎnchá)X线表现大部分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实变影斑片状或大叶实变影多个段、叶分布,主要分布于胸膜下及肺野外带,少数局限在胸膜下15%患者表现为大的结节影(>1cm);少数表现为小结节,网结节状影;很少有胸腔积液和蜂窝肺约75%患者肺容积正常也有文献报道45%COP病例在病程(bìngchéng)中表现为游走性的多发性斑片状影,是本病较为特征性的X线改变第七页,共二十二页。第八页,共二十二页。90%表现气腔实变影或不规则线状、条索状影50%实变影为外周分布和胸膜下或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周围气腔实变影可表现为大叶性实变影,在实变区内(qūnèi)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实变区可出现轻度的柱状支气管扩张60%以上有磨玻璃样影,随机分布,通常伴有气腔实变影50%表现为小多发结节状影(<10mm),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15%表现为多发大结节状影,其中边缘不规则(88%),阴影内可有支气管充气征(45%),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