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第二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对这个判断应该怎么理解。一、从历史的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大概有过几个不同的提法。第一次是在1956年我们党召开八大。从1945年党的七大到八大11年间,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八大确认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八大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工业国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也是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和当前经济文化开展缺乏之间存在的矛盾。八大当时归结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作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可惜,随后在当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发生了波匈事件,就是波兰和匈牙利出问题了。以及1957年我们国内开展了反右派斗争,还有1959年接着在党内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之后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把我们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定义为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那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样的斗争变成为主要矛盾了。改革开放后的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首要一条,就是不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根本路线,决定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中联系中心任务答复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开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第2页共17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在重新肯定八大的路线及其关于矛盾变化的根底上,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开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根底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党的十二大确认了这一提法,并载入了党章总纲。党的十三大、十四大继续确认了这个提法。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