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第一页,共五十二页。Page2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对热和化学清毒剂均敏感(mǐngǎn),常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感染。亦为肾盂肾炎、产褥热、猩红热的病原体。第二页,共五十二页。Page3一、生物学特性(tèxìng)二、流行病学(liúxínbìnxué)ɡɡ三、致病性五、检验(jiǎnyàn)和控制四、抵抗力第三页,共五十二页。Page41、形态(xíngtài)与染色链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μ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从4-8个至20-30个菌细胞组成不等,链的长短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固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由于链球菌能产生脱链酶,所以(suǒyǐ)正常情况下链球菌的链不能无限制的延长。多数菌株在血清肉汤中培养2-4h易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继续培养后消失。该菌不形成芽胞,无鞭毛,易被普通的碱性(jiǎnxìn)ɡ染料着色,革兰氏阳性,老龄培养或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转为革兰氏阴性。第四页,共五十二页。Page52、培养特征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需补充血清、血液、腹水,大多数菌株需核黄素、维生素B6、烟酸等生长因子。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20-42℃能生长,最适pH为7.4-7.6。在血清肉汤中易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或颗粒状沉淀生长。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zhíjìng)0.5-0.75mm的细小菌落,不同菌株溶血不一。第五页,共五十二页。Page63、生化反应分解(fēnjiě)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对乳糖、甘露醇、水杨苷、山梨醇、棉子糖、蕈糖、七叶苷的分解(fēnjiě)能力因不同菌株而异。一般不分解(fēnjiě)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触酶阴性。第六页,共五十二页。Page74、抗原结构链球菌的抗原构造较复杂,主要有三种:(1)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各种(èzhǒn)ɡɡ链球菌均相同。(2)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群特异性抗原,是细胞壁的多糖组分,可用稀盐酸等提取。(3)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位于C抗原外层,其中可分为M、T、R、S四种不同性质的抗原成分,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抗原。第七页,共五十二页。Page85、分类根据链球菌在血液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是否溶血及其溶血性质分为三类。(1)α-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也称甲型溶血,这类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2)β-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xíngchéng)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也称乙型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