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危重病预后的评分估价第一页,共二十五页。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对于医疗活动而言非常重要。目的在于确定那些病情极为严重以致无法从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直至最近才出现,尤其是在近20年。第二页,共二十五页。一.疾病评分系统的分类疾病特异性评分疾病非特异性评分第三页,共二十五页。疾病特异性评分:如急性胰腺炎的Ranson评分,Murray的肺损伤评分等,特点是针对单一的疾病,各种不同疾病的评分系统之间无法作相互比较。第四页,共二十五页。疾病非特异性评分:其特点是可广泛用于多种不同疾病的评估,适宜在原发疾病不同的患者间进行比较。对于新采用的疾病非特异性评分系统,如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对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估计与疾病特异性评分大致相似。第五页,共二十五页。二.疾病的总体严重程度静态评分动态评分第六页,共二十五页。与动态评分相比,静态评分更多,且在临床应用更为广泛。最重要的静态评分包括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和死亡概率模型〔MPM〕。第七页,共二十五页。1、治疗干预评分〔TISS〕第一个总体评分系统目的在于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ICU中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护理资源的分配。需要每日对76个工程进行搜集。是护理和医疗工作很好的反映,但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记录治疗费用。第八页,共二十五页。1、治疗干预评分〔TISS〕TISS评分对于76个治疗干预工程分别给予1~4分。反映了对医疗的依赖程度,可作为转出ICU的评分标准。第九页,共二十五页。2、APACHEⅡ于1985年发表,替代了原始的APACHE系统。APACHEⅡ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为三个局部的总和,包括十二个参数的急性生理评分,慢性健康评分和患者年龄评分。第十页,共二十五页。2、APACHEⅡ多项研究说明APACHEП能够很好地预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有些研究发现APACHEⅡ的预后评价不能另人满意,其研究对象通常是最初的数据库中患者人群很少或根本无关的患者,如AIDS患者,手术后即刻和创伤患者。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3、APACHEⅢ发表APACHEⅢ的目的如下:通过重新估价生理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改进评分的预后评估;增加参考数据库的容量;检验ICU收治患者的选择极其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澄清应用APACHE评分系统根据特殊患者人群死亡率的危险性对患者进行划分,以及使用APACHE评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