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染病的发现(fāxiàn)与防治主讲(zhǔjiǎng)宾晓农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2003.6.16第一页,共六十二页。新传染病的发现与防治肆虐人类数千年的各类传染病,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许多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有的甚至(shènzhì)被消灭或即将消灭,如:天花或脊髓灰质炎、小儿破伤风等。但好景不长。20世纪70年代后,因种种原因的影响,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再度回升,流行、爆发事件不断,表现为:①一批得到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结核、霍乱、白喉、疟疾等。②又发现了数十种新的、甚至危害更大的病种。第二页,共六十二页。所以在《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WHO惊呼:“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至于这场新传染病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已是有目共睹,不可等闲视之。如:当前流行的SARS,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作为一名21世纪的医学生,对新传染病的知识应有所了解。在学习与工作(gōngzuò)中不断地认识、探索对新发现地传染病的更好地、针对性地防治方法。更好地履行作为一名医生的天职。因此,借此机会与大家谈谈当前对新发现的传染病的发现和防治策略。第三页,共六十二页。1.新传染病的出现及对策历史上,传染病人类健康(jiànkāng)与生命的大敌。结果:传染病千百万人死亡,造成巨大的灾难。人类与传染病斗争20世纪中期取得巨大成绩,突出例子消灭天花脊灰、小儿破伤风即将被消灭许多传染病被控制:霍乱、结核许多人和医学专家认为:医学已永远解决了传染病问题。种种原因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全球新、旧传染的双重威胁。第四页,共六十二页。1.1.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新出现及发现的传染病据统计,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有30多种,在我国存在或潜在的有20多种,是我们(wǒmen)应重视与警惕的。表1近30年来新发现的主要病原体及所致疾病年份病原体所致疾病1975细小病毒B195号病,慢性溶贫中的再障危象1976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急性小肠结肠炎1977埃博拉病毒埃博拉出血热1977嗜肺军团菌军团病1977汉滩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1977空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菌肠炎1977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1980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981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第五页,共六十二页。年份病原体所致疾病1982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结肠炎1982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1982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Ⅱ型毛细胞白血病1983人免疫(miǎnyì)缺陷病毒(HIV)艾滋病1983幽门螺旋杆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