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是严重(yánzhòng)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随意运动消失,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死亡率高,应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第一页,共二十三页。嗜睡:患者持续处于睡眠状态,但是能被唤醒,醒后能基本正确回答问题,检查也能配合,停止刺激后即又入睡。昏睡:只能被较重的痛觉或较响的言语刺激唤醒,回答问题模糊、不完全,刺激停止后即又入睡。浅昏迷:意识丧失,对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fǎnyìng),不能回答问题,各种浅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多正常。深昏迷:自发性动作完全消失,对任何外界刺激均无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腱反射均消失,出现病理症。第二页,共二十三页。几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去皮质综合征:见于缺氧性脑病(CO中毒),以及皮层损害较为广泛的脑血管病和外伤。表现为无意识的睁眼闭眼、眼球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jiǎomó)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但患者无自主活动,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大小便失禁,存在睡眠和觉醒周期。保持上肢屈曲,下肢伸性强直状态,称为去皮质强直。第三页,共二十三页。无动性缄默症:又称睁眼昏迷。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有损害所致。患者能注视周围事物,貌似觉醒,但不能言语和活动,肌肉松弛,大小便失禁。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是桥脑基底部受损所致。患者表现为桥脑以下脑神经及四肢瘫痪(tānhuàn)。但神智清楚,能以眼球活动表达意志。但身体不能动,不能言语,常被误认为昏迷。第四页,共二十三页。发病机制昏迷是由于各种病因造成(zàochénɡ)脑的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或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等,损害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不能维持大脑皮层的正常兴奋状态,或者大脑皮层遭受广泛损害,或者二者均存在。第五页,共二十三页。病因一、颅内疾病(jíbìng)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破裂;颅内占位性疾病;闭合性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综合征;癫痫。第六页,共二十三页。二、全身性疾病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ūnmí)。甲亢危象、垂体危象、低血糖。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稀释性低钠血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