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六大关系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经进行9个多月的新农村建设总体形势不错,各级政府决心大,动作快,投资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局部地区还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重视“面子〞,轻视“里子〞,对农村产业建设支持不够;重视政府作用,无视社会力量参与,对调动和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作用不够;只强调中央政府的作用,无视本级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对农村投入缺乏;重视硬件建设,无视软件建设,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关注不够。我认为,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六大关系。一是处理好“里子〞和“面子〞的关系。目前,一些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重视“面子〞工程,偏重于抓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工程,而对如何抓好农业、农村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实招少,重点不突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底设施建设、产业开展、公共效劳和制度建设是同等重要的四个方面,它们是新农村建设的“四个轮子〞,一个也不能少。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上看,开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更不应该被无视,它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应该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二是处理好“国〞和“家〞的关系。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国家的作用和农民的作用都很重要,但两者在建设中地位有所不同,国家起引导作用,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各级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主要是根据农民的真实需要,搞好规划,增加公共投资,提供公共效劳,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作为建设的主体,要参与规划制定,积极为改变家乡面貌奉献自身力量。从9个多月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看,国家决心大、动作快,各级政府都调集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新农第2页共4页村建设。而对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发挥得也不充分,一些农民还处于观望态度。甚至一些农民错误地以为国家要为农民盖洋楼,买家用电器,置办家具,装等等,因此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国家和农民个人的关系,政府该干什么,农民要做什么,要尽量界定清楚。同时,各级政府要通过引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新农村建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伟大事业。三要处理好“试点〞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