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20150311.pptx
下载文档

ID:2412276

大小:592.58KB

页数:92页

格式:PPTX

时间:2023-06-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春季 传染病 20150311
冬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高密市疾控中心范建辉2022年3月11日,第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培训内容:,第一局部传染病根底知识和管理第二局部冬春季常见传染病第三局部托幼机构与学校传染病报告 与管理,第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3,第一局部,传染病根底知识和管理,第三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4,一、传染病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第四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5,传染病常见病症,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 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 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2.皮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 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第五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6,传染病常见病症,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 形态分4种 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 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流脑等 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第六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7,二、传染病的特征,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等。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第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8,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病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爆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2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3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4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第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9,三、传染病流行的根本条件,1、传染源: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某情情况下,外环境有时也可能成为传染源。2、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如通过手、用具、玩具等 虫媒传播:蚊子乙脑,疟疾跳蚤等3、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 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以上三个条件是 传染病的传播、流行的最根本条件,缺一不可。,第九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0,(一)传染源病人作为传染源: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第十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1,二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2.经水传播:3经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A直接接触传播B间接接触传播4经食物传播:5经土壤传播:6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即虫媒传播,可分两种:A机械性传播B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7母婴传播:8.血液、体液传播:,第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2,(三)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的人群,其中个体称为易感者。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第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3,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根本环节,但传染病能否发生以及流行程度,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1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气候、地理、动植物等,2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制度、生产劳动条件、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医疗条件、文化、经济、人口移动、社会动乱、战争、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具有扩大传染病流行,制止传染病的发生、蔓延、以至消除的双重性。,第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4,四、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是指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具体方法,主要是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采取的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性措施和控制性措施。(一)预防性措施预防性措施是指在尚未出现疫情之前,针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和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第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5,1改善卫生条件:消除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因素或使其无害化,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因此,必须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保持饮水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实施粪便、垃圾管理和无害化,做好消毒、杀虫、灭鼠工作。2开展健康教育:面向全社会,发动群众自觉的改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讲究公共卫生公德,建立起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健康知识对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方法。3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免疫规划是通过预防接种的方法来提高人体免疫水平的一种特异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应的传染病,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第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6,二控制性措施:是指疫情出现后,防止疫情扩散,尽快平息疫情的措施。1疫情管理:对所发生的每一例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都应按规定及时报告、登记。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的主要来源,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报告种类: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2疫情控制(1)消灭传染源: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只要做到“五早,才能控制传染病,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第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7,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定期随访观察。密切接触者:是指与传染源有过接触且可能已受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都应进行检疫。如甲类传染病应进行留验观察,乙类和丙类传染病那么实施医学观察,可正常工作和学习,但要接受体检,测量体温,做病原学检测和必要的卫生处理,如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对其接触者可实行预防接种。动物传染源:检疫、屠宰、燃烧、掩埋、消毒等处理,第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8,(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那么是重点;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从肠道排出,应对粪便、垃圾、污水进行处理,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性消毒是针对可能受致病菌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是最常用的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 当发生传染病时,采取被动免疫是保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应急接种、锻炼身体等,第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19,第二局部冬春季学校常见传染病,第十九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0,冬春季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手足口病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二十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1,一、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虽然5-7月份为发病顶峰,但往往在春季便开始呈现流行爆发趋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2,主要病症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多由EV71感染引起,,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3,病原学,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枯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4,流行病学,1.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2.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5,3.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顶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爆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爆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6,3.易感性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4.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顶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爆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爆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7,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病症。局部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局部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8,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二页。,2023/6/19,29,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外表进行擦拭消毒;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二页。,二、肺结核,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是引起牛发生结核病的分枝杆菌,也可以感染人发生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主要病症: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病症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第三十页,共九十二页。,流行特征,1、传染源:排菌的肺结核病人2、传播途径: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传染的。3、易感人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