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新时代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内涵解析与提升路径2023年关于新时代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内涵解析与提升路径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全面展现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更好适应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基层干部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十一个方面治理能力,即政治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行政执行能力、法治示范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访工作能力统战工作能力、运用媒体的能力、推动发展的能力、应急处突能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刘炳香教授在《国家治理》周刊撰文,对这十一种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基层领导干部尤其要注重遵循能力提升规律,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磨练,在总结中升华图片更多内容,请点击封面购买本期杂志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包括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下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政府机构履职能力,以及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不同层级的干部,其治理能力要求不同。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即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基层干部应该具备哪些治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推进基层治理目标实现时的履职需要。2021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出台,明确要求,在新时代,要“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相应地,这就要求基层干部有针对性地提高十一个方面治理能力。政治领导能力基层社会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基层治理关系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国家政权建设和制度根基稳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这要求基层干部从政治高度认识基层治理提高政治能力,包括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基层治理置于党长期执政这个大局中认识。基层作为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大量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在这里汇集起来、折射出来,基层治理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实现,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群众基础的扩大,关系到国家经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