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_软弱涣散_奔向_新福安康_夏彪整治“软弱涣散”奔向“新福安康”——密山市黑台镇新福村整治“软弱涣散”纪实夏彪范士友本报记者于海彦密山市黑台镇新福村村民为了追求“新福”梦,几代人固守在人均4.5亩的土地上刨食,却刨不出金银,“新福”的梦真是难圆。2014年,新福村被列为密山市“软弱涣散”村,省级贫困村。土地少,人均耕地4.5亩,人均收入7000元,是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下限”,生产难发展;书记、村长一肩挑,一支笔,一张嘴,民意难表达;村级领导年龄在60岁以上,年龄老化,思想僵化,方法套化,作用难发挥;三资管理混乱,账目不公开,村集体机耕地已发包至二轮土地承包结束,和现在的市场价比,地租价格低的贴地皮了,村民组团上访、打官司,问题难解决。“四难”让新福村民不“新福”。新福村的发展扯了全市的后腿,新福村成为全市落后村、涣散村、贫穷村、“打狼”村。新福村的“软弱涣散”,引起了各级部门的关注。民不悦心不安,民不富心不甘。一个让新福村民过上“新福”日子的整治会战开始了。密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卜炳浩到新福村“挂职”;市农合办领导任新福村“第一书记”;黑台镇党委书记刘志新乡党委副书记张士勇及两名乡干部包村。三级领导10余人形成帮扶网络,他们下沉、驻村、蹲点、一身从简,走农田路、吃农家饭,唠农家嗑、办农家事。直接接触群众、直接触及问题,层层尽职,层层问责,坚决拔掉“软弱涣散”的根儿。大家坐在农民的炕头上问计于民,循着田间路查找减产原因,听到了农民说出的大实话,抓住了一大堆的棘手问题,这些统统装在了领导的心里头,一件件地解决,一件一件地突破,突出解决问题的时间、速度、现场及效果。给新福村下第一个“诊断”:软弱在村级领导上。更换新的村级班子。党员选举39岁的于涛当村党支部书记;村民经过两轮选举,37岁的周福刚任村主任,新一届领导平均年龄40岁,比过去老班子年轻20岁。推举产生的村集体和民心、顺民意。给新福村下第二个“诊断”:涣散在思想观念上。抱个膀守在故土难离的村,守在4.5亩的土地上。给农民算账,4.5亩土地种水稻,丰年纯收入5000元左右;种玉米纯收入2500元左右。紧靠这么一丁点的土地填饱肚子都难。明白账让农民彻底明白了,思想先转弯,调整种植结构,让4.5亩土地增值,这回,不用号召、不用命令,一场土地革命在新福村开展起来。30户农民扣大棚种草莓,亩收入2万元;20户扣大棚种西香瓜,亩收入1万元;16户种甜玉米,亩收入5000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