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总表扬我有悟性,我是怎么做到的?领导总表扬我有悟性,我是怎么做到的?在悟性方面,有些人有天生的禀赋,比如说出身于官宦之家的人。但是,其他人不必担心,因为悟性后天也可以培养。那么,体制内工作,如何培养悟性呢?一、改正错误,举一反三刚参加工作时,陪单位里的大领导会见客商。来之前,我只知道在酒店的20层会议室进行会谈。乘坐电梯时,大领导问我:“咱们去20层还是26层?”我随口就说:“20层。”说完后,心里就想:领导为什么会说出26层呢?当我们达到20层的时候,客商刚好从26层乘坐电梯下来。此时,我心里一惊,头上冒出了几滴汗珠。原来客商在26层居住。大领导的意思是:如果客商还没有达到20层会议室,我们可以先去26层迎接一下,以示尊重。幸好,客商到20层了。如果客商没到的话,领导就会意识到,我并没有准确领会他的意图。晚上,我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写下一段话:领导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细细品味。当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要及时地请示上级,否则,就会犯错。经历过这件事情后,每次领导讲话,我都会好好想一想,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领悟能力。《猎场》里,胡歌饰演的郑秋冬,用录音笔录下每天犯的错,存到电脑上,时不时地听一下,警醒自己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同样需要不断地总结错误,不断地反思自己,琢磨下一次该如何做,最终实现“积累的复利效应”、实现“提高悟性”的目标。二、细微观察,牢记在心最近,天气比较热。领导在开会,突然,领导用手拽了拽衣服,摸了一下眉头,看了一下头顶的空调出风口。这个时候,悟性高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刻明白领导热了,需要赶紧调低空调温度。其实这个悟性还是比较低级的,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错了。有一次,领导观看幻灯片,主任已经把本和碳素笔放到了桌子上。可是,领导却从旁边的笔筒里拿出铅笔,在桌子上敲了一下,突然看了主任一眼。主任立即明白领导需要A4纸了。我非常佩服主任的领悟能力,问他是如何想到的呢?主任说:“拿出铅笔,说明领导要画图了,因为铅笔可以修改。在桌子上敲一下,说明桌子上少放了东西。笔记本上有横格,画图的时候不方便。所以领导需要的是白纸。”主任分析完之后,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能悟到这个层次的人真是太少了。此等能力,绝非一日之功可以练就。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要明白:1.眼睛要时刻盯着领导。朱熹在《训学斋规》中写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