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带材料队伍,这门“管理活”怎么干?要带材料队伍,这门“管理活”怎么干?不少机关里,材料岗位常常“虚位以待”“一笔难求”。对文稿材料起草部门的负责人而言,会带队伍比会写文稿更重要。带出一支高水平材料队伍,应把握好三个主旨。以团队成长为主旨带好一支材料“铁军”,要把推动团队成长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念兹在兹,做到长远规划、精准选才、久久为功抓梯队要把握一个“长”字。立足文稿服务大局所需,做三至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梯队建设规划。梯队划一、二三线:“一线”,是文稿主力,是写作本领较强、材料经验相对丰富的“笔杆子”;“二线”,是文字功底较为扎实,不远的将来可以委以重任、成为“一线”的“替补队员”;“三线”,是虽“笔力不足”但“资质尚可”,也愿意“爬格子”的“种子选手”。要在“三条线”上协同用力,形成不断档的队伍成长格局。选苗子要突出一个“准”字。机关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材料,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写材料。当好“秀才头儿”要清楚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可育之苗。选苗子要把好“三关”:“经验关”,从具备一定文字工作经验的干部当中选;“兴趣关”,看要选的人有没有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爱好和志向;“态度关”,看有没有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过了这“三关”,才具备材料“苗子”的基本条件。带队伍要坚守一个“久”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也带不出好队伍。不能一两次、三四次材料看不过眼就心急如焚,要科学认识不同梯次、不同能力、不同禀赋干部在写材料本领培养上的周期和规律。有些干部悟性高、学习能力强,上手自然快一些;也有一些干部看起来有些“愚钝”,但假以时日定能有所悟、有所成。以本领提升为主旨要带好材料队伍,绝不是找一帮人分分任务、打打下手这么简单,绝不能“撒一把种子靠天收”,绝不能当材料“包工头”。打基础要循序渐进。对刚入门的,要从小材料入手,修炼“收集资料、遣词造句、文通字顺”的浅功夫;对有基础的,要逐步安排一些大材料任务,修炼“把握立意、谋篇布局、精准表达”的深功夫;对能力强的,要布置一些高难度、挑战性的重头稿,修炼“创新出彩、夺人眼球、引人入胜”的上乘功夫。总之,锻炼队伍一步步打下扎实基本功,使之做到既讲政治、识大局,又“下笔能使千钧力、胸臆能抒万般情”。长本事要紧贴实战。在文稿起草中练出的本事才是真本事。要敢压担子,让下属下笔之前“用足脑”去思考,动笔之时“绷紧弦”去奋战,只有身处“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