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的“十大心法”笔杆子的“十大心法”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懂得了,才会去热爱。一个人对工作本质、价值和规律的认知,直接影响对工作的态度,是否选择该工作,关键看能否读懂工作。一个人要靠近文字工作、拥抱文字工作,首先得读懂文字工作深刻洞见文字工作的本质、价值和规律。笔者以为,所谓文字工作的本质、规律和价值,就是基本的写作观。写作观是文字工作起航的地方,是写作之路的指南针、方向标,如果没有正确的写作观,写作之路就不能顺利起航,也很难行稳致远。下面,笔者把近二十年“爬格子”的体验,萃取成最掏心掏肺的十句话,算是我的“写作观”吧。1.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很多人都有做职业规划的冲动,未来干什么、不干什么,期望按计划塑造自己的未来,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两本书:一本是何帆的《变量》,一本是万维钢的《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这两本书的名字暗含一个道理:计划没有变化快。在职场中,我们该按计划行事,还是顺其自然?我以为,有计划固然是好事,不过有时还真得顺其自然。就比如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没有干文字工作这个打算,然而,却在文字的路上一“爬”十多年。2003年10月,我刚工作不到两个月,就摊上了大事儿——上级单位搞优秀社区评选,领导让我写申报材料。要求是:特点鲜明,案例详实、数据准确。材料是这次申报的重头戏,领导说:\"能不能评得上,就看材料写得怎么样了。\"我感到压力很大,心想:如果写不好,麻烦就大了我的文字基础实在太差,那时的我连公文基本格式都不甚熟悉,遑论写出特点了,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带着几近哀求的语气跟领导说:\"我没有写作经验,能否换个人来写\"领导笑了笑说:“都是边干边学过来的,经验嘛,多写几次就有了。”话已至此,没有可说的,只有华山一条路:硬着头皮上。领导还让我不要害怕,也不要着急,先拿个初稿出来再说。于是,我就开始了“爬格子”的痛苦旅程。那几天,对我来说非常煎熬,白天到处找材料,问同事,向他们请教经验,晚上加班整理,心里着急,有天夜里,还从梦中惊醒过来。三天后,我忐忑不安地向领导交了稿,领导看完后,把我叫到办公室,先是一番表扬,说我如何如何用心如何如何辛苦。说完以后,话锋一转,开始点问题,边说问题,边教我标题如何取、结构如何布局、语言如何规范素材如何选取?由于基础不好,这些问题听得我云里雾里没想到一个申报材料竟这般复杂,深深感觉写作不简单。庆幸的是,领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