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集合——笔杆子的“六项修炼”写作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集合——笔杆子的“六项修炼”什么是写作力,如何提升写作力?这是笔杆子普遍关心的问题。按系统论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都有特定要素、结构和功能。在此理论框架下,必须把写作力的组成要素结构机理搞清,将之拆解为若干“子能力”来审视,方才能真正理解其本质和内涵。我理解,写作力是一种结构化的能力,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集成。别小看这种洞察的意义,很多初学者正是不懂这一点,才常常感到迷茫,不知如何提升,不知从哪里练起。理论和实践表明:文字工作需要相当的学习力、思维力、语言力、创新力、意志力和道德力,这六种能力有机构成了整体的写作力。举个例子,我们说一个人能力强,往往会从研究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多方面细化论证,这些“子能力”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个人的“综合能力”,我想,对于写作力的论证,大致也是这个逻辑。明白了这一层,如何提升写作力这个问题就容易了。所以笔者的建议是:精进写作力,不能笼统对待,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偏执一面,走入某个死胡同。具体说来,要像练武者一样,眼耳鼻舌身意,方方面面都要练,学习力、思维力、语言力、创新力、意志力、道德力,六项修炼都要兼顾,每一项都不能落下。一、“学习力”修炼学习是写作的活水源头。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若把写作力比喻为“半亩方塘”,那学习力无疑就是“源头活水”,一个从事写作的人,若没源头活水的持续灌注,哪怕你才高八斗,也有“江郎才尽”的一天。任何写作都是从学习之源流出的绵绵细流,若不学习源头就断了,写作之河流着,流着,就干涸了。怎样修炼学习力?我的建议是:在读书中获得理论。这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写作书籍和业务书籍来读,从中汲取写作的理论知识,打开知识的理论源头。历史学家吴晗说:“要想做学问,就要多读、多抄、多写。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秘诀”。他为了考证建州的历史,把明清两代重要的文献《李朝实录》摘抄了三百多万字,为了搞明史研究,积累了一万多张、三大抽屉资料卡片。在文件中洞见门道。常言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学会从专业的视角去阅读文件,带着问题去看,看人家怎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出其中的规律。在调研中收集资料。既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