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对法对意对——从公文套件标题的拟制谈开去形对法对意对——从公文套件标题的拟制谈开去对仗的三种情形:“形对”“法对”“意对”小L是我的同事,更是我的“文友”,经常和我互推美文、分享交流;他还是我的“写友”,经常和我并肩作战一起写材料、推稿子。我之所以称其为“友”,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关系有多亲密,而是因为他对写作很有研究和思考,常常能跟我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甚至每每能一语中的说出我所想的甚至“心里有”而“笔下无”的东西。昨天晚上,我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憋”了大半天的一篇重要文稿即将完工的时候,小L恰巧拿一个文件给我审签。我说,你来得正好,和我一起把这篇稿子过一遍。这篇稿子篇幅倒是不长,只有2600多字。因为篇幅不长,所以我在小标题的拟制上下了更大功夫,做成了一个“套件”——整篇稿子只有一级标题,所有标题采用相近的句式,每个标题中都有共同的“题眼”。这样的标题形式,在机关文稿写作中经常用到。把“散件”变成“套件”,如同整体包装,有助于增强文稿的整体感;又如同集束炸弹,能增强标题的思想冲击力。比如我在第500讲中列举的两组小标题:第一组:——过去的一年,大家发扬孺子牛精神,在服务大局、服务党员干部人才、服务人民群众上展现了新担当。——过去的一年,大家发扬拓荒牛精神,在组工事业这片责任田里深耕细作,开创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新局面。——过去的一年,大家发扬老黄牛精神,立足本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第二组:——要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虎将”。——要壮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虎胆”。——要有敢抓敢管、动真碰硬的“虎威”。——要鼓担当实干、狠抓落实的“虎劲”。同样是“套件”标题,第一组均以“过去的一年”打头,每个标题中均点明一种“牛”的精神,均落到一个“新”字上,但除了这“三同”,标题中一些用词的词性和字数并不统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仗式标题;而第二组标题对仗就比较工整。我请小L一起“过”的这篇稿子中,小标题和上面第一组标题有些相似。我们一边过稿子,我一边向他介绍自己写稿时的考虑。讲到小标题的时候,我特别说明在基本的套路之内,力求表意准确,不求对仗工整。小L说:“对仗有‘形式对仗’,也有‘意思对仗’。您这是‘意思对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L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仗,按照《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