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题10道(2022年4月30日)每日考题10道(2022年4月30日)1.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即()。A.供给冲击、疫情影响、预期转弱B.消费减少、投资减少、疫情影响C.需求收缩、消费减少、投资减少D.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答案:D。解析:2021年12月8日-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2022年4月20日至22日,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A.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B.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C.应对世界变局,携手共创未来D.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带一路强音答案:A解析:4月20日至22日,以“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3.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地球半径为6371千米。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有科学依据的,人可以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那么与诗句最吻合的可能是哪个国家的人()。A.阿富汗B.南非C.新加坡D.挪威答案:C。解析: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即八万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赤道附近的人可以随着地球自转,在一天中空间位移八万里,因此,这首诗句中的情形只能是赤道附近的人才可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新加坡最接近赤道。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貌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湖北宜昌B.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平原C.祁连山是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D.贺兰山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答案:B。解析:A项正确,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湖北宜昌。B项错误,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平原。C项正确,祁连山是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是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200mm的年等降水量线;是内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项正确,贺兰山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下列事件发生于元期的是()。A.郑和出使西洋B.西藏成为正式行政区C.发明火药、指南针D.贾思勰创作《齐民要术》答案:B。解析:A项错误,郑和出使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共计七次。B项正确,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C项错误,指南针起源于战国时期,叫“司南”;后来宋朝的沈括在前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