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写好文字材料要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当前,机关干部在文字材料写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缺乏厚度和份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机关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的实践,分别谈点体会。一、要在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判断一个材料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材料有没有针对性。一些材料质量不高、领导不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针对性。针对性从哪里来,最直接的就是抓问题。提出的问题越锋利、越贴近实际、越具有普遍意义,引起的反响就越大。抓哪些问题。要抓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和代表性,讲出来后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要抓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特别是把那些“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在适宜的场合讲出来,让群众和部属清楚组织的看法和态度,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和交待;要抓将要遇到的关键问题,讲这一类问题,主要目的是增强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那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呢。我认为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切中要害。鼓要敲在点子上,蛇要打在七寸上。提出问题要直奔关键,敢于查摆矛盾,敢于揭露倾向性问题,追究其原因、教训。有一个材料对“好人主义〞和“叫好主义〞分析得比较好,可以说讲在了点子上和要害处,它是这样讲的:现在一些单位“叫好主义〞很有市场,“叫好主义〞比好人主义有新开展。好人主义只是不敢和不愿得罪人,“叫好主义〞那么把功夫下在拍马溜须上,见人就讲“过年的话〞,逢人先戴“高帽子〞,就连党委民主生活会上,也往往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很难开展起来。有的怕得罪人,“批评别人开不了口、处理问题下不了手〞,甚至在有些问题上无原那么地迁就退让;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这都是与好人主义与“叫好主义〞盛行分不开的,也说明一些单位少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必须在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上下功夫。二是要由表及里挖深处。对司空第2页共7页见惯的问题,不能光是摆现象、谈危害,而应站在更高起点上分析,从更新的角度来审视,找出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能不能把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来,是决定材料思想性强弱的重要方面。分析问题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涉及方方面面,要讲最本质的东西,不能老和尚的帽子——平平沓沓。如果要害的、本质性的原因找不到、写不透,材料的思想性就上不去。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