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列提纲前的重中之重:深度研究事!写材料列提纲前的重中之重:深度研究事!所谓写材料,“就是深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到某一文稿任务,就是在深度研究工作、深度研究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场合、背景的不同,用恰当的体例、方式通过文字形式予以呈现”。在列提纲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深度研究“事”,即“研究工作”。全面梳理和研究的过程,是深度了解各方面情况的过程,既是通过“拉条子”酝酿提纲的重中之重,又是寻找支撑素材,使材料和提纲立得住的重中之重。笔者曾分享过平时如何从上、下、内、外四个维度收集研究情况。这一节,我们聚焦到战时如何进一步梳理研究各方面情况上。01梳理上情,确保应有站位对上情的掌握程度,决定了一个材料的下线,是材料是否有高度的关键体现。如何梳理上情?接到材料任务后,要赶紧查文、翻箱、倒柜,建个临时档案夹,把上情资料通通塞进去,随时备查。具体可以按照层级,采取由上到下捋的方式,到办公室查询有关收文到网上搜索有关概念,到柜里查阅相关存货,捋清楚任务来龙去脉、各级领导相关要求、业务具体内涵外延等等。以拟******发言材料为例,应梳理的上情材料包括:(1)******关于******的通知、方案、讲话;(2)******论述,特别是******指示精神;(3)******反馈意见,特别是与******内容相关的要求;(4)******有关会议材料、有关领导论述,特别是与******相关的内容;(5)上级******时的有关要求。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平时若养成动态储存研究前沿理论、最新资讯、典型经验的习惯,可大大提升战时质效。02梳理内情,确保集大成内情是一个材料是否有个性、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务实的关键。如何梳理内情?接到材料任务后,要赶紧调情况、搜资料,在电脑桌面新建一个文件夹,把内情资料通通装进去,随时备用。如果以前自己起草过类似材料,就建一个子文件夹,全部放进去;如果以前没有起草过,赶紧向相关单位、相关人员调度。先根据新要求进行临时调度,再问其把以前起草过的类似材料一并要来,并放在文件夹里,一并吃透消化,捋清前后关系,做到整理上的大集成,把成果兜全,把问题兜清,把措施兜明。永远不要指望一次性能够完全调度清楚。刚开始起草时,自己可能对调什么、调到什么程度并没有清晰预期,即便有也可能在表达上不够到位。也不排除业务单位由于时间不够充分,临时提供的材料略显单薄。因此,绝对不能依赖于临时性调度,不能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