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解决了17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2.7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加快完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治理江河1.71万公里,新增堤防多公里,新增恢复改善贫困地区灌溉面积802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5万平方公里,开展农村水电扶贫工程建设,新增、改善贫困地区装机约71.9万千瓦。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稳步推进,有力保障了水利工程建设和移民脱贫致富。一、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围绕乡村宜居宜业,立足乡村河流特点和保护治理需要,以县域为单元、河流为脉络、村庄为节点,结合村庄建设在第一批55个试点县基础上,继续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结合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举措,强化集中连片推进、水域岸线并治,维护河湖自然形态,提高农村水系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功能。聚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完善灌区末级渠系、田间配套工程和小微型水源工程打通农村地区水资源调配、防洪除涝、农田灌溉和河湖生态治理保护“最后一公里”。二、“十三五”成就“十三五”以来,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水利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水利投资达3.58万亿元,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计开工149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1.治水管水思路发生深刻转变。坚持节水优先,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落实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促进人口经济与水资源水环境相均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两手发力,积极推进水权和水资源税改革水价和投融资机制等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2.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提升。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治理深入推进,淮河出山店、西江大藤峡、泾河东庄等一批控制性枢纽加快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薄弱环节建设不断加强,重点河段和区域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强化洪水监测预报预警,精细组织调度运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水旱灾害防御作用,科学抗御长江、淮河、松花江、太湖流域等多次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