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外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趋势的思考与研究关于国内外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趋势的思考与研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养老金融逐渐走上了“快车道”。养老金融包括为养老进行资产储备的养老金金融、为养老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和资金支持的养老产业金融以及从老年人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打造的养老金融产品。实践中,一方面,以养老理财、养老保险、养老基金、养老信托等为代表的金融产品以实现个人养老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有效解决个人养老资金来源问题,促进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养老金融产品与康复、护理、健康等养老服务相融合,通过链接优质养老服务进一步增强金融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利于金融机构打造特色养老金融优势。目前国内外养老金融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保障类、融资类、投资类和财富管理类。1994年,世界银行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中首次提出养老金“三支柱”模式建议并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其中第一支柱和部分第二支柱被广泛认为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养老金融产品,即保障类养老金融产品,包括公共养老金、年金保险等。融资类养老金融产品主要是为老人提供晚年生活支出保障,通过保险或抵押贷款等手段,将老人年轻时期积累的资金或老人所持有的不动产等资产,转化为老年时期的可用流动资金。投资类养老金融产品主要是以养老生活为目标,提供资产保值增值的各类金融途径,包括基金理财、信托等。财富管理类养老金融产品主要是养老金个人账户,提供不依赖于雇主、可以减免税务负担、具有多样性投资选择的养老财务管理服务。此外,为了使金融产品能够进一步直接支持养老服务的发展,国内外均构建了不同模式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并在打通金融产品与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国外养老金融发展情况养老金融产品现状国外的养老金融产品发展早,相对较为成熟。保障类金融产品以公共养老金为代表,主要由政府提供,如美国基于税收制度的老年保障、遗嘱保障和残障保险(OASDI计划),日本的共济年金、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荷兰的国家基础养老金即储蓄基金(AOW)等,主要是为了减少老年贫困,属于覆盖广、水平低的金融保障产品。近年来,受到全球老龄化加深、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一方面延迟养老金领取时间以降低政府支出压力,另一方面逐步推进养老金私有化改革,以提高储蓄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