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言与真值、知识和信仰_冯军伟.pdf
下载文档

ID:2371894

大小:1.17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断言 真值 知识 信仰 冯军伟
语言哲学(教育部特色栏目)断言与真值、知识和信仰冯军伟(河北大学文学院,保定)提 要:传统的真值语义学认为断言与命题的真值相关。但是,在现实语言理解中,断言不仅仅与命题的真值相关,还与听话人的认知状态和说话人的信仰相关。从语言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断言可以被说话人用于向听话人传递听话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反映的是信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传播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断言可以用于表达说话人的信仰,并试图让听话人相信说话人的信仰或持有与说话人相同的信仰。因此,在互动交际过程中,一个断言做什么样的理解,取决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和交际双方的互动交际。关键词:断言;真值;知识;信仰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编码:;(,),:;理解断言的几个角度(:)认为言语()不仅仅具有概念功能(),还具有人际功能()。一般来说,概念功能由命题来承担,而人际功能则由附加在命题上的其他语言形式来承担,这些语言形式不仅包括特定的词类或句法结构,例如“情态词”“副词”“语气词”“特殊的心理动词结构”等,还包括句子的语气类型,例如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和虚拟语气等。按照(:)和(:)关于言语行为的分类,不同的言语行为类型也承载着不同的人际功能,例如阐述类言语行为、指令类言语行为、承诺类言语行为、表达类言语行为和宣告类 年第 期总第 期 外语学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汉语动词及动词性结构的立场表达和立场构建研究”()、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汉语动词的叙实性分类及其立场表达研究”()和河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项目“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立场表达与立场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电子邮箱:言语行为等,分别承载着说话人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意图。因此,句子的意义不仅仅包括命题意义,还应该包括言语交际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意义。从互动交际的角度()来看,言语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意义包括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言语交际主体(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命题信息认知状态()的不平衡(李贵鑫:):知情状态()或不知情状态(),言语交际主体对于命题信息认知状态的不平衡为言语交际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二是言语行为主体(主要指说话人)关于命题信息的观点、感情和态度,我们往往称之为语言的主观性()。语言的主观性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说话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沈家煊:)。此外,除说话人的立场、态度和情感,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是句子所表达人际关系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促成言语交际行为发生的动因。三是言语行为主体(主要指听话人)对于说话人所传达的命题和说话人关于命题信息的态度或交际意图的态度或反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听话人对说话人所传达命题信息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即听话人对说话人传达的命题持有什么的立场和态度:赞同、支持,还是疑惑、质疑或者反对。第二,听话人对于说话人关于命题信息的态度或交际意图的感知及反应,听话人是否知晓说话人对于命题的态度,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态度或交际意图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听话人愿意或者倾向于与说话人关于命题信息的态度保持一致,还是不一致。正是听话人对命题信息和说话人态度的反馈为言语交际行为的互动提供可能空间。因此,言语的意义不仅仅包括命题意义,即言语行为的交际主体(说话人和听话人)分别对言语交际的交际内容(命题信息)的认识立场、态度或情感,还应该包括人际关系意义,即言语行为的交际主体之间的关系意义,即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认识立场、态度或情感,以及听话人对说话人关于命题判断的认识立场、态度或情感。这涉及到说话人、听话人和命题信息 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 个角度来界定断言:第一个角度,断言与命题的真值()相关。传统的真值语义学()关注命题内容(),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对命题真值条件的描写,反映说话人对命题真假的判断(),是基于 真 值 的 意 义 理 论()所研究的核心和重点。第二个角度,断言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认知状态()相关。从语言交际的信息理论()角度来看,断言反映说话人关于命题信息的知情状态()以及说话人对于听话人认知状态(不知情状态)的判断,断言的目的是说话人向听话人传递听话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反映信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传播过程。第三个角度,断言与说话人的信仰()相关。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断言既体现说话人的信仰,也体现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即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相信说话人的信仰或持有与说话人相同的信仰,从本质上讲,属于认识论研究的范畴。断言与真值传统语言学认为,断言是对命题进行判断的说明()(:),用“”来标记,其中水平线表示内容(),竖线表示判断(),断言表示对内容的判断。断言关注的是命题的性质,取决于命题的真实性()。(:)认为“我们用断言句子的形式表达对真理的承认()”,在他看来,断言本质上是对真理的认可或承认,所以断言的典型特征有两个:一是表达命题,二是表明说话人对命题真值的承诺。所以,(:)认为,说话人需要保证对命题 的承诺,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因此,如果说话人断言命题 是真的,当且仅当说话人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命题 是真的。作为言语行为的断言是说话人对所做出判断的宣布或表达(:),而判断行为是外在断言行为的内化()(:);(:)认为断言命题,必须保证()话语所表达命题的真值()。综上所述,断言不仅仅表达命题内容,还体现说话人对于命题真值的承诺(),或者 年 冯军伟 断言与真值、知识和信仰 第 期说话人对命题真值的保证(),或者说话人对命题真值的承认(),无论是说话人的承诺、保证或承认,都体现说话人对命题真值的确定性态度(),即说话人对命题的真值负全责(),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断言句()可以描写为:断言句 命题()保证“命题为真”的责任()由此,断言的理性分析模式为:“我很确定命题 是真的,因此我断言命题”。(,)断言与知识(:)和(:)都普遍认为,断言本质上是关于“世界是怎样的”的信息来源(),而不是由说话人所陈述()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说,断言本质上是对“世界是怎样的”的描写,而不是对“说话人认为世界是怎样的的描写”,这一点得到来自儿童发展语言学的证实。根据代理人感知理论,断言是信息传递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同时,断言还直接导致关于相同命题内容的信仰的形成,所以断言最初是关于信息的来源,之后才是信仰的形成和表达。根据(:)的实验,还没有获得“信仰”概念的儿童仍然可以对断言做出适当的回应,也就是说,儿童对断言的理解不是基于对说话人信仰的反应,而是对信息的反应,也就是对知识的反应。(:)认为,在人类早期语言进化过程中,断言首先被作为关于知识的来源,而不是说话人信仰的表达,将人类早期的断言称为“原型断言”(),原因是在早期的人类或幼儿()的概念系统中根本没有“信仰”的概念。所谓的知识概念指早期的人类或幼儿自己所知道的()或不知道()的信息概念()。因此,儿童早期的交际能力只是将断言话语视为关于世界的信息来源(),而不是关于说话人信仰的信息来源()。因此“儿童断言”表达儿童对世界进行感知的结果,直到有一天他们学会撒谎,儿童的信仰()才得以形成,所以(:)指出“儿童不能做出断言(),直到有一天他学会了撒谎”。根据 和(:)关于语言交际的明示理论,对于尚未形成“信仰”概念的儿童而言,我们可以把断言看作交际信息的明示过程 信息的提供;而对于熟练的交际者而言,断言则是信仰的表达(),甚至是信仰的灌输()。以 复 杂 的 交 际 语境 学术话语为例,如果说话人被判断为不可靠的或不可信的,那么在互动交际中,说话人的意图就不再体现为通知(),而是体现为试图说服听话人()(:),因此,在成人的复杂话语()中,说服听话人的意图在语用中体现为信仰的灌输,即言语行为的言外后果。从儿童着重于信息的提供,到成人偏重于信仰的表达与灌输,断言这一系列语言功能的习得过程体现人类语言的历时进化过程。和(:)将一般意义上的断言()界定为:“如果断言命题,当且仅当说话人意图通知听话人命题内容”。而(:)认为,既然有一般意义上的断言,那么也必然存在着特殊意义上的断言(),那就是说话人没有通知听话人的意图,而只是专注于信息的传递。根据关于适当行为功能的理论(:),导致断言行为产生的潜在动力是向听话人传递世界上那些超出听话人感知范围()的信息,因此,信息性()才是断言的关键性特征。(:)主张,如果说话人断言命题,那么,断言者需要对其所传递信息的正确性负责,说话人只能断言确信的命题()。断言不是反映命题的真值,而只是与命题的真值相关,所以说断言的来源是知识,而不是真理。所以按照 的观点,相信命题是断言的基础和内在,只有相信命题,才能断言命题,而知识才是断言的基础,因此,相信命题,当且仅当说话人知道命题(:),换句话说,说话人只能断言他们知道的命题,即一个人断言命题,当且仅当他知道命题 (:)也曾经指出“一个人不能断言他所不知道的命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于听话人而言,断言者首先是可靠的信息或知识的来源(),然后才是信仰的表达者()。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断言描写为“断言命 年 冯军伟 断言与真值、知识和信仰 第 期题 是真的,当且仅当说话人自己知道命题信息”(:,:)。断言与信仰信仰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外在表达,本质上是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因此,说话人可以用断言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表达说话人的信仰。因此,断言的功能,从表达说话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到表达说话人对主观世界的陈述(),体现说话人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增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断言显然不仅仅限于表达说话人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在其中还编码说话人的意图()。(:)认为言语行为的特定意义来源于特定的意图,这种意图可以通过对特定意图的认知而使听众产生某种信仰。在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这种意图就是说话人关于命题的态度(:)。由此,(同上)认为断言类言语行为的典型特征就是说话人的意图,包括试图让听话人认为“说话人相信命题()”的直接意图(),还包括着“影响听话人以便使得听话人自己相信命题()的潜在意图()”。和(:)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们主张只有在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把一段话语当作“相信说话人相信命题”和“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相信命题 的意图”的理由时,这段话语才能被界定为断言。在这个过程中,听话人对说话人意图的认可是至关重要的。也就说,只有听话人真正地相信“说话人相信命题”,或者听话人自己变得相信命题,只有这种意图认可的行为实现才能产生言外行为的真正后果。所以作为言语行为的断言来说,说话人同时表达两点:一是表达说话人的信仰,(:)认为断言主要是信仰的交流;(:)也认为做出断言的主要目标是传递信仰;二是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和(:)认为说话人的意图是一种断言意图(),也就是说,说话人意图让听话人也形成()或持有()与说话人相似的信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意义(),他将语言形式看作语言意图的外在形式特征,而对于说话人所说话语的意义的理解或解释,则是依靠听话人来决定说话人是否真正地具有某种隐含的交际意图,所以语言意义不是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投射(传统真值语义学的观点),而是来自于语言形式和语言意图的连接()。所以,在 看来,断言与所表达承诺状态的意图有关,也就是说,断言者希望所表达的承诺状态()被听话人接受()、确认()或拒绝(),因此对听话人而言,判断一个断言是真的,就是他在自己的情况中也持有或表达与说话人一样的承诺状态。因此,我们把断言描写为“断言命题,当且仅当说话人相信命题,且听话人相信说话人相信命题 和认可说话人想让听话人相信命题的意图”。断言与知识、信仰断言与知识、信仰关系的判断取决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和交际双方的互动交际过程。所谓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就是指说话人做出断言的目的,如果说话人交际意图是告知听话人所不知道的信息,那么,根据断言和知识的关系,一个人断言命题,当且仅当他知道命题 一个人不能断言他所不知道的命题(:),更不能断言他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