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处理的策略研究_王华.pdf
下载文档

ID:2370653

大小:1.28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学生 宿舍 人际关系 处理 策略 研究 王华
81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处理的策略研究 王 华 柯嘉雯 摘 要 宿舍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特殊的一环,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密切。文章基于已有文献及耗散结构理论,以目的性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厦门市某高校某学院 10 位有过宿舍人际冲突,并寻求过辅导员及其他第三方介入帮助的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访谈结果中宿舍冲突类型及时长、第三方角色介入的作用大小、影响辅导员处理宿舍冲突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原因。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所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耗散结构理论;心理健康 一、前言 我国大多数大学为便于统一管理,若无特殊情况,学生都将被安排居住在校园内,在宿舍度过约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活,宿舍人际关系自然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特殊的一环。宿舍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当,轻则会影响学生在校生活的体验及日常学习生活,重则危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学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若希望有效减轻冲突,在冲突双方僵持不下时,寻求第三方的介入帮助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作为学生在校的“引路人”,高校辅导员的介入责无旁贷,向辅导员求助也应当成为学生解决宿舍冲突的一个重要选项。二、文献综述及理论模型(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宿舍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通常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与家人、同学、舍友、老师、辅导员之间的关系等。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满意水平(崔玉平,宋妍,2020)1,并且是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朱林仙,2008,Lauri Dusselier等,2005)23。对于数百万计的大学生来说,宿舍是“家”一般的存在,是“小社会”和“第三课堂”(成器,马莉,2015;曹加平,2006)45,宿舍人际关系纵然极为特殊且重要,然宿舍安排往往是随机分配,学生无法提前选择与自己生活作息相同,性格相合的舍友,因此在共同生活阶段中,人际冲突总是难以避免,与舍友产生的人际冲突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冲突的集中表现(贾晓宾,2010)6。已有研究表明,较为紧张、充满敌意的宿舍关系,往往使人感到情绪低落,影响心理健康,甚至限制大学期间学习工作的潜能发挥(庄国波,唐平秋,1999)。7因此,正确处理宿舍人际冲突,保持健康舍友间关系对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Sarah E.Erb等,2014)。8健康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使大学生建立人际信任,从而提高自控性和自我效能感(刘天一,郝春东,2022)。9除此之外,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和睦的宿舍氛围能够培养刚步入学校的大学生的归属感,从而提高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力(杨苗苗,2020)10,有效地降低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几率(赵冬梅等,2019)11。为此,训练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关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及时且巧妙地解决宿舍人际冲突,是对大学生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任务。(二)第三方介入在解决宿舍冲突中的作用 早在1987年,Yale大学的Robert J.Stemberg 和 Diane M.Dobson 教授通过在暑期学校学员中开展了关于“处理人际关系方法理想与现实一致性”的实验调查,并对调查中涉及的冲突解决方式进行了主成分因子分析,将所有解决方式分成了“被动且减轻冲突”“主动且减轻冲突”“被动且增强冲突”“主动且增强冲突”四种主要类型。在宿舍舍友冲突类型中,可以看到在理想状态中,受试者相比起实际状态,更期望通过第三方介入来解决冲突,而 82 依据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第三方介入的方式处于“主动且减轻冲突”一类中(Robert J.Stemberg 和 Diane M.Dobson,1987)。12也就是说,倘若希望主动解决问题,并同时减轻冲突程度,第三方介入解决是比较理想的办法。面对与舍友的冲突,能够介入的第三方角色包括但不限于家人、朋友、同学、辅导员等。主动寻求第三方力量的介入,是希望积极主动解决冲突的信号,能够缓和人际关系冲突(Steve Harvey 等,2005)。13这一论断同样也能够采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来辅助说明。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开放系统要克服熵增带来无序状态,就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从而达到有序状态。这一理论已被社会科学领域所借鉴,能够辅助说明第三方介入利于宿舍人际冲突的解决。宿舍就如同一个开放系统,舍友间升级的冲突可以看做是熵增而使其无序性增加的一个过程。要使宿舍关系回归到和睦相处的有序状态,必须要在无序性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外界力量去介入到这个系统当中施加一定的影响。在所有可能解决宿舍人际冲突的第三方角色中,辅导员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角色。辅导员在我国是兼任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岗位,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2004 年,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拓展了辅导员原有的职能,增加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职能要求,因此,作为第三方有效调解宿舍人际关系冲突,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冲突,是辅导员的职责所在。综上,目前国内已有文献主要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进行说理分析,或是通过案例研究得出现状,但鲜有研究关注辅导员应如何进一步提高解决宿舍人际关系冲突能力。因而,作为对现有研究的补充,本文通过在经历过宿舍人际关系的大学生中进行访谈,从学生的角度探究辅导员在解决宿舍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三、访谈及结果分析 基于已有文献及研究现状,文章对厦门某高校某学院的本科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以目的性抽样的方式抽取了 10 位有过宿舍人际冲突并且寻求过辅导员及其他第三方介入帮助解决的学生,其中有 4 位男生,6 位女生。访谈过程全程录音,在访谈结束之后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剖析。访谈提纲大致如下:表 1 访谈提纲 主题 包含方面 核心问题 冲突描述 冲突类型 和舍友的冲突原因是什么 冲突时间 冲突持续时间多久 多久时间冲突达到阈值 解决方式 内部沟通解决 是否尝试过直接和另一方沟通 第三方介入 解决 是否尝试过将冲突告知第三方 将介入过冲突的所有第三方按照解决冲突作用大小排序 影响辅导员解决宿舍冲突作用的因素 在实际中,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辅导员处理宿舍人际冲突事件?(一)宿舍冲突类型及时长 访谈结果显示,有 8 名同学和舍友的冲突是由于作息时间不同而引起,4 名同学则是因为不能忍受舍友卫生习惯而产生冲突,也有 2 名同学是因为和舍友性格不合而产生矛盾。大部分同学在和舍友产生冲突之后,只能忍耐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便会爆发更进一步的冲突或是直接调换宿舍。(二)第三方角色介入的作用大小 面对宿舍冲突,所有的受访者都曾寻求过外界帮助以期能够平缓或者解决问题。结合经验以及受访者提供的信息,在冲突过程中受访者会求助的对象主要有以下 4 种:辅导员,与冲突不相关的舍友(简称“其他舍友”),朋友(包括亲密对象),家人。受访者按照解决问题作用的大小排序,排序的描述性统计如下,均值数值越低表示排名越靠前,作用越大:表 2 第三方解决宿舍冲突作用排序 辅导员 其他舍友 朋友(包括亲密对象)家人 均值 1.6 2.7 2.5 3.1 方差 0.71 1.57 1.17 0.54 由表 2 可见,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处理宿舍人际冲突中起最大作用的是辅导员,其次是朋友给予的帮助,再次则是其他舍友,最后是家人。受访者会将辅导员的帮助排在前列,是由于作为解决冲突的办法之一调换宿舍,其必须经过辅导员同意和协调,加之辅导员在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的过程中,也会注重抚慰当事人情绪,开展心理辅导,后续跟进解决问题;而同龄的朋友则能给予受访者较大的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例如建议受访者和冲突 83 的一方进行沟通,鼓励受访者寻求辅导员帮助等;再者,其他舍友也可能是受试者潜在的对立方,大多数受试者提到,为了避免宿舍冲突的进一步混乱和恶化,他们都不会首先想到找其他舍友帮助解决;最后,家人在解决宿舍的冲突中起到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一是由于受访者不想让家人担心,二是大部分同学离家远,家人也无法提供实质性帮助,因此大部分同学不会选择将冲突一五一十告诉家人,家人在解决冲突中起到的作用自然较小。(三)影响辅导员处理宿舍冲突结果的因素 在此部分的访谈中,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和受访者的回答,能够提炼出以下几个因素:年龄、性别、工作经历和工作态度。与前一部分相同,受访者将以上 4 个因素进行逐一排序,排序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如下,均值数值越低表示排名越靠前,即影响越大:表 3 影响辅导员处理宿舍冲突结果的因素 年龄 工作经历 性别 工作态度 均值 2.7 2.8 3.2 1.2 方差 0.68 1.29 0.62 0.18 其中,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在受访者看来极为重要,除了 2 位同学将其列位第二,其余 8 位同学均认为工作态度居于首位。另外,年龄也是受试者认为辅导员能够较好处理宿舍冲突的第二重要因素,大部分同学都提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辅导员更能够激发自己的倾诉欲,这是因为年轻辅导员脱离学生身份的时间不长,对于这类冲突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但是,较为年轻的辅导员则意味着工作经历不够丰富,处理宿舍冲突的能力存在欠缺,也仍有少数受访者更倾向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求助,然而其余大部分受试者均认为这并非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是辅导员的性别问题。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将此类冲突告知女性辅导员更为合适,因为女性更为亲和,也更愿意倾听。四、对策建议 经过对访谈结果详细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保持高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具有必要性。从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来看,高校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的青年群体,他们充满激情和活力,接受新生事物快,参与意识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辅导员要完成以辅助、引导、教育和服务学生的工作目标,必然要求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结合访谈中的内容来看,在学生宿舍矛盾的条件中,学生普遍反应希望面对年轻的辅导员。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不大,才能更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社会距离感,易于共情,便于沟通,辅导员才能更好地掌握宿舍矛盾、冲突内容的原貌。因此,学校在各个学院辅导员队伍的选聘上,应注意保持队伍的年轻化,在年龄梯队上具有一定层次,既能发挥好辅导员工作之间的传帮带,又能更好地促进辅导员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帮助学生。第二,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使命感。使命感,是推动人生各项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辅导员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使命感、责任感,才能使辅导员在繁重的工作中长期保持积极态度。从访谈的结果来看,辅导员对于学生宿舍问题的积极介入,对处理学生宿舍冲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人际沟通的指导等方面。学校要不断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党性修养教育,是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将人生价值与教育事业紧密结合,打造一支具有矢志不渝政治担当的辅导员队伍。第三,增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在学生宿舍问题处理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处于较为紧张、充满敌意的关系状态中。这样的关系会使人感到情绪低落,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学生的首要需求是心理辅导,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疏导、慰藉,在交谈中施与倾听、交往的心理学技巧,使学生逐步减轻心理负面情绪。然而,辅导员队伍的构成往往专业较为多元,大部分人员并不是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毕业生,因此,需要学校对辅导员进行常态化的职业辅导,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辅导员才能在处理各类问题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最后,结合访谈结果来看,学校在给学院辅导员队伍的配置上也需要考虑性别因素,男女比例尽可能均衡一些,同时,女性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过程中更有优势。84 参考文献 1崔玉平,宋妍.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学业自我满意度的影响来自S大学本科生的调查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86-95.2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3Dusselier,L.,Dunn,B.,Wang,Y.,Sh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