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最近20余年来,中国史学界兴起一股区域史与全球史的研究思潮,打破国别史的界限,甚至冲破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藩篱,将二者统合起来进行研究,成为一时风尚。即如葛兆光倡导“从周边看中国”,李伯重从全球史的视野考察明清经济史,张伯伟强调“异域之眼”的重要性,刘新成与刘文明倡导全球史观……不仅打破历史研究的学科界限,甚至突破文史研究的学科壁垒,产生了深远学术影响。赵轶峰教授经过多年探索,采用比较视野,抓住现代史学的核心理论问题,将中、日、韩(朝)、印亚洲四国现代历史编纂学的发展演变冶于一炉,出版了《在亚洲思考历史学》,1乃是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领域,将思考的视野推向亚洲而首屈一指的著作,值得关注。多重视野下的亚洲现代历史学——赵轶峰《在亚洲思考历史学》读后孙卫国张璐瑶【理论与思想】提要:赵轶峰在多年研究基础上,近期刊出《在亚洲思考历史学》一书,对中、日、韩(朝)、印四国亚洲现代史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他以国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欧洲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史学思潮为论题,采用亚洲史与全球史的视野,将学术史与思想史融合起来,运用比较的手法,对亚洲四国现代史学以及史学对四国现代化的形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提出亚洲史学应摆脱西方的影响,从自身的史学传统中,开掘出“新实证主义历史学”,方是未来史学发展的方向。本书是首次系统讨论亚洲史学理论,并将中国现代史学与日、韩(朝)、印史学置于比较视野下进行讨论的著作,学术意义重大。关键词:赵轶峰;《在亚洲思考历史学》;亚洲历史学;民族主义;现代性DOI:10.16758/j.cnki.1004-9371.2023.02.0031赵轶峰:《在亚洲思考历史学》,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21年。下文凡征引此书,为节省篇幅,皆随文作注,不再作页下注。古代文明TheJournalofAncientCivilizations2023年4月第17卷第2期April,2023Vol.17No.2赵轶峰是海内外著名的明清史专家,著作等身;在史学理论领域,他也卓有成就。20世纪80年代一、成书背景与基本取向28120世纪80年代,赵轶峰在史学理论研究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如:《关于史学方法论对象及其结构关系的探索》,《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趋势评析》,《史学集刊》,1987年第4期;《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研究》,1988年第1期;《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与史学方法论的再思考》,《求是学刊》,1988年第2期;《历史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