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教学研究_李敏.pdf
下载文档

ID:2355227

大小:190.67K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课程 融入 高职 跨境电商 专业 教学研究 李敏
收稿日期:202271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 2021 年度立项课题“1+X 证书 制度视域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H2021233)。作者简介:李敏(1983),女,河北邯郸人,讲师,研究方向:跨境电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教学研究李敏,殷秀梅(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 随着全球化战略的推进,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速,各大高职院校纷纷设置跨境电商专业,加快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为出发点,在尊重专业课程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提出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和突破路径,并以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 课程某章节为例,实践演练高职跨境电商专业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关键词 高职;跨境电商;课程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711X(2023)08012304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08046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产业高速、高质发展,而国际经济环境愈加复杂。传统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提高,忽略了跨境电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无法适应人力需求的升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融入思政元素迫在眉睫。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一)价值引导层面在跨境电商专业教学中,“立足本土”与“放眼世界”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传承中国文化与本土传统,做文化的追溯人。“立足本土”,应充分结合思政教育资源,适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跨境电商职业道德素养等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数字丝路”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企业社会责任、“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主题,帮助学生树立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放眼世界”,应带领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会文化、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大局观,从全人类利益、全球利益出发,对比中外差异、分析国际社会、包容外国文化。(二)知识传授层面专业教学环节中,教师除了讲解跨境电商理论知识外,还应广泛引入跨境电商产业社会服务案例,弘扬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唱响中国声音;引入跨境电商行业相关正面、负面案例,加强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合规意识、争端预防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三)能力培养层面跨境电商专业强调专业理论能力和产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开展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结合“双创”“扶贫”“红旅”等实践项目,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农业等方向跨境电商的应用,助力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探索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是重点更是难点,绝非将专业课程直接贴上“思政”的标签,死搬硬套、生拉硬扯。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的的角度出发,系统思考“在哪个教学环节融入”“以何种方式融入”的问题,找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使思政元素合乎情理、自然而然地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的感悟顺其自然地上升到教师言传的精神层面,引领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树立文化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文化宽容度,提高文化自觉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探究对方国情民情科技让世界“无界”,看上去光明无限的跨境电商的发展,因其运营需要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消费者,需要随时了解对方市场动态及消费者偏好,但同时也极易受到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国际环境、世界各国政策及法律法规、目标市场的国情民情,带领学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以老一辈革命工作者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他们,夯实“铸魂”工程,筑牢“信仰、价值与精神”之基,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专业的技能,还能得到健全的心智。(二)学习争端解决办法跨境电商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方面的纰漏都可能让企业承担巨大的风险。教师可结合“木桶理论”,培养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每个人都有应该反思自己的“短板”所在,努力补足,并尽可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均衡发展。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战略、相关政策、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深入国际动态和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德法兼备、诚信服务的职业素质,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三)分析公众平台的知识产权问题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自行选择并关注知名跨境电商博主的微博,收集其所发布的相关跨境电商321第 36 卷第 8 期总第 342 期2023 年 4 月(下)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Vol36No8(GenNo342)Apr(last half)2023企业运营过程中面对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和研究,形成书面的研究报告,并展开班级间的汇报,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通过对知识产权相关案例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专题研讨,撰写跨境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方案。通过这种伴随课程全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职业态度。三、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课程思政的突破路径坚定“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深挖跨境电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并通过运用“网络、课堂、课外、实践”四个平台取得突破。(一)网络教育平台1改革教学方式,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如慕课和超星学习通等。2指定新浪财经等类似权威媒介,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的政治局势和经济动态,助力学生建立敏锐的经济视角,形成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中国力量和大国风范、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认识。3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经营公众平台账号。利用公众平台关联学生线上及线下的学习,扩展教学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实现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和团体合作精神,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并分析相关事件,结合和对比自身发展及外界环境,在自主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紧跟时代和社会的步伐。(二)课堂教学平台1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学习任务和实时案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促进知识内化与吸收的同时,激活学生课前在线学习知识。2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价值链,设计课程与思政无缝对接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我国跨境电商 10 年发展实践作为切入点,探究大国竞争、风险防范、贸易壁垒、产权保护、诉讼维权等丰富的思政案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三)课外拓展平台1建设并革新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和文体活动。结合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综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协同专业课教师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跨境电商知识竞赛、跨境电商风险模拟、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活动,帮助学生检验自身学识的同时,扩展知识面。2为第二课堂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校友、行业、地方政企等资源,将模范毕业生、企业精英、专家学者等请进第二课堂,以讲座等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和生动地案例,实现全方位育人。(四)实践深化平台1以每年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打破专业限制和班级限制,建设学生实践平台,推行项目引导、平台推动、以赛促创、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承办和组织学生参加“楚怡杯”等各种相关专业技能竞赛,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效果检验,并找出差距,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营造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2多渠道引入社会实际工作项目,积极开展红色筑梦之旅,以具体项目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围绕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项目开展系列活动,树立大学生的使命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 跨境电商实务 课程实践探索课堂教学内容以模块二 跨境电商选品 为例,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茶叶”作为教学的知识载体,以湮没的古代商路 万里茶道作为切入点进行课堂导入。将茶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认识和了解跨境电商平台上茶产品销售详情,以茶产品选品为主线,培养学生掌握跨境电商选品理论,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借助茶叶这张中国独特的文化发展名片,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东方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汇的温馨媒介作用。(一)学情分析本课程授课对象是跨境电商专业大一下学期学生,经过大学半年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外贸基础知识,对跨境电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低于实践操作学习的兴趣,且在专业角度缺乏茶文化背景。但年轻的学生热爱拼搏,勇于创新,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主动参与到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感受茶文化和文化自信,探索跨境电商选品的重要程度。(二)教学目标综合行业现状与企业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情分析,制定本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了解实况、掌握理论、熟练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具体教学目标如下:项目二 跨境电商选品知识目标:掌握跨境电商选品的基本逻辑、原则和常用选品方法;熟悉速卖通、亚马逊、ebay 等出口平台商品禁限售办法。技能目标:能够准确判断适合跨境电商出口的商品;能够利用数据分析工具选品。思政目标:理解诚信经营、合法经营的重要性;具备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三)课堂特色创新1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完成理论部分讲解,并结合案例分析,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理论教学;利用跨境电商模拟实训平台完成跨境电商实训各环节的技能模拟操作。通过理论教学指导模拟实训操作,构建“知识传授 价值引领 创新创业实践”的教学模式。2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实现课堂教学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给予持续性的评价与指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每一个阶段都要反馈、系统打分,竞争与激励并存。3以工夫茶茶道的流程安排教学步骤教师明确课程目标后,以任务为导向、项目为驱动,追求课堂的实效性。教师牵头创设情境,以工夫茶茶道的流程命名教学步骤,将课堂的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并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提高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达成设定的思政目标。(四)教学过程实施以模块二“跨境电商选品”为例进行教学安排。在具体421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第 36 卷第 8 期总第 342 期操作中,以高职标准课时长 45 分钟*2 节课为准。在具体设计中,分三个环节进行。具体如下:1课前嘉叶共赏:学生分组,责任到人;观看线上视频;布置案例,思考问题。第一,全班同学根据任务分成六组,每组设置收集员、整理员、撰写员、汇报员等责任到人;自行观看视频“茶马古道之路因茶而生”,借助视频让学生明白:茶叶源于中国,饮茶始于中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借助学习通管理平台,发布学习资料和课前任务,包括跨境出口选品微课;上传 2021 年热门出口商品、2021 年速卖通平台茶产品交易数据等新闻。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鼓励学生登入跨境电商平台和平台卖家实时交流。第三,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茶叶生产基地,参观茶园及茶叶炒制过程,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体验炒制茶叶。第四,每小组准备 35 种适合跨境电商出口的产品名称和图片,其中一种需为中国茶叶。2课中本环节选取工夫茶茶道的流程来命名教学步骤,具体任务及时间安排如下:孟臣净心之情景引入:5 分钟明确目标教师充当引导者,播放视频“速卖通平台选品”视频引出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