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进课堂”在“骨科疾病物理治疗”教学中的应用_阮晨东.pdf
下载文档

ID:2355220

大小:113.37K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课堂 骨科 疾病 物理 治疗 教学 中的 应用 阮晨东
922023 年/第 9 期/3 月“四进课堂”在“骨科疾病物理治疗”教学中的应用阮晨东,江征,苟艳芸,陈倩倩*(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摘要当前“骨科疾病物理治疗”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滞后、实训操作欠缺、创新思维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匮乏,知识掌握效果不佳。文章以“四进课堂”为基础,通过行业发展需求、真实临床进课堂、科研成果进课堂、专家讲座进课堂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扩展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以改善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完善“骨科疾病物理治疗”的教学内容。本研究对提高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能为物理治疗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骨科疾病物理治;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2023.9.029The Application of Four in class in the Teaching ofPhysical Therapy of Orthopedic DiseasesRUAN Chendong,JIANG Zheng,GOU Yanyun,CHEN Qianqian(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Fujian 350122)AbstractAt present,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therapy of orthopedic diseases has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lag ofteaching content,the lack of practical training operation,and the lack of innovative thinking,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poor knowledge.Based on the four into the classroom,this paper innovates theteachingcontent,strengthensthestudentspracticalability,promotesthe developmentofstudentsinnovativeconsciousness,expands th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research,improve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existingteaching mode,and enriches and perfects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physical therapy of orthopedic diseases through themode of industrydevelopment demand,realclinical 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ertlectures.This study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and treatment ofrehabilitation physiotherapy specialty,and can provide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otherapy specialty.Keywordsphysical treatment of orthopedic diseases;clinical practice;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reform福建中医药大学于 2011 年开设康复物理治疗专业,“骨科疾病物理治疗”是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经过不断更新迭代,已于 2020 年被评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骨科疾病物理治疗学”课程组参照国际物理治疗联盟(WCPT)教育标准,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课程的教学年段安排在大三学年,该年级学生在大一、大二学年已完成“功能解剖学”“肌动学”“骨科学”“操作治疗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已具备本专业基础的知识结构。中国居民肌肉和肌腱损伤的发病率快速上升。59岁的低龄儿童、2029 岁青年人群和8594 岁老年女性是预防的重点人群1。康复治疗是临床上治疗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首选方法,大部分患者通过恰当的姿势矫正及物理治疗可缓解症状,促进其以更好的功能状态回归生活。因此,掌握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对康复治疗师而言十分重要,在本科教学阶段强化该专业的技能掌握,可有效帮助临床工作的开展。“骨科疾病物理治疗”主要研究人体各关节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功能评估以及物理治疗。旨在使学生掌握各关节疾病的功能解剖、主观检查、客观检查、特殊检查和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课程教学932023 年/第 9 期/3 月1 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1 教学资源匮乏,课程内容滞后国内物理治疗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至 2019 年全国仅 6 所高校开设物理治疗专业,没有统编教材,专业书籍较少,导致学习资源少且形式单一2。因此“骨科疾病物理治疗”的教学内容安排往往依赖于教师自身的临床经验积累,这导致教师的主观偏见对教学内容造成很大影响,很多重点内容不能全面纳入教学安排。课程教学内容落后于临床应用,课件所参考的资源往往是几年前出版的书籍。虽然在彼时的环境是得到临床验证的,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持续发展,很多疾病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思路逐步被替代。教学内容无法匹配最新科研方向,学科前沿内容无法及时更新,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应掌握专业知识,缺乏鼓励学生主动创新的举措。通过实习反馈可知,学生无法将本科教学中的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因此教学内容亟须改革。1.2 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欠缺“骨科疾病物理治疗”是康复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实践课程,它涉及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等基础知识,以及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科疾病所采用的物理治疗手段和技术。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物理治疗观念和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方案,达到预防、缓解或恢复功能障碍的目的。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依赖 PPT、板书等形式,使得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学生往往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无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缺乏物理治疗思维和方法。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也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康复治疗师。实训课程是骨科疾病物理治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模拟临床情境,进行物理治疗操作的练习和演示。然而,目前实训课程的教学形式单一,以老师教学示范,学生之间互相操作为主,这种实训课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帮助有限。很多学生无法体验真实的临床场景,因缺乏对病人真实状况的认知,不能掌握什么才是一个病人该有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的操作,对学生的技能练习无实质帮助。另外,大多数场景下,学生实训演练,缺乏对真实临床的敬畏之情,实训课培养效果大打折扣。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和时间,也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水平。1.3 创新思维缺乏,科研能力薄弱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本科教育之前的学习目标是为了通过考试,所以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学生更加倾向于从书本上获得现有的知识,希望老师强调什么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在课上少有学生提问,习惯性地接受老师的教学内容,无法对知识进行再加工与整理,缺乏积极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课后作业如果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性,大部分学生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习惯于在书中找答案,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因此很多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致,创新意识不足,导致学习过程中缺乏基本的批判性思维3。本科教学长期以来都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科研素养培养一般不纳入成绩考核,削弱了学生科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意识到科研思维培养和本科阶段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有些学生认为等到研究生阶段再来培养科研思维、进行科研训练也不迟,所以没有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培养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4。2“四进课堂”课程内容改革措施福建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专业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治疗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进行物理治疗评定、治疗及预防,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严密的临床思维和推理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提供优质的康复物理治疗服务,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国际化康复物理治疗人才。我们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打造核心竞争力,以物理治疗师职业素养、临床实践技能、创新创业为中心,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融入第一第二课堂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物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物理治疗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具有分析和解决物理治疗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和医学进步的终身学习意识。以专业定位为导向,对“骨科疾病物理治疗”的课堂教学作出了“四进课堂”的教学改革,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推动临床诊疗技术在教学中的扩展,通过真实临床进课堂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引入教师科研成果鼓励学生早日参与科研,以专家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2.1 行业发展需求进课堂“骨科疾病物理治疗”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临床上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一项关于康复需求的调查表明,对康复需求最大的是肌肉骨骼疾病,约占成人所有流行病例的三分之二,大约有 17.1 亿人患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5。CURRICULUM TEACHING942023 年/第 9 期/3 月近几年,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评估与治疗技术一直在创新与发展,总结出很多亚专科的康复治疗内容,如女性分娩后,因孕期对骨盆的挤压会导致多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常见的障碍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6。常规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盆底肌肉、神经、韧带、软组织和关节进行筋膜松解、按摩及疤痕松动等。该部分内容与“骨科疾病物理治疗”课程内容契合度极高。为适应行业发展,贴合临床实际,我们将产后康复所需要掌握的评估与治疗技术融入“骨科疾病物理治疗”的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推动未来在临床上可以更好地开展产后康复工作。除了增加课程教学内容,我们还增设了普拉提、盆底肌训练等选修课程,本专业的学生如果对产后康复感兴趣,可以继续在选修课上强化相关的临床技术。儿童脊柱侧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现今学生课业繁重,课余活动缩减,尤其是体育锻炼的减少,促使了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改变,造成了脊柱侧弯的出现7。脊柱侧弯会导致多种身体健康问题,尤其是因为姿势异常导致躯体肌肉肌力不协调增加运动损伤风险。身体姿势异常会对儿童的心情造成影响,因为对身体外观的不满意而诱发情绪问题8。而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脊柱侧弯的治疗至关重要,所以在“骨科疾病物理治疗”课程教学中,将脊柱侧弯从原有的脊柱疾病中剥离出来,单独设立一个章节,增强学生对脊柱侧弯评估以及治疗知识的掌握,也增设了施罗斯技术的选修课,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脊柱侧弯的治疗技术。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因此,“骨科疾病物理治疗”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学科,在未来仍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加强与行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提升学生的临床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康复治疗师已成为当前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期望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为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优质的人才支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健康事业。2.2 真实临床进课堂为了解决实训课教学质量不佳的困境,依托我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